“我们调查发现,学校周边小卖部零食价格低廉,名目繁多。但这些小食品也都具备一些共同点,就是味辣、油腻,从外观上看很诱人,吸引着大批学生购买。”
时隔一年,政协委员符丽明回忆采写提案《关于切实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时所作的调查,仍然觉得忧心忡忡。“这些小食品里不但添加了多种添加剂,有些还找不到生产日期,属于‘三无产品\’,质量、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这份提案详细指出了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调查情况:中小学生购买的食品主要以油炸、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为主,到校园及周边商店的流动摊点购买食品的学生约占60%。学生多会购买口味较重、价格便宜的麻辣、膨化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限制类零食。提案建议,建立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实行举报奖励,充分发挥群众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督作用;有关部门定期进校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
提案引起了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北航北海学院、桂电技术学院、中等职校、中日友谊学校等86所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餐饮店进行了调查摸底,分类登记建档。同时分组挂职负责,动态监管。有条件办证的,督促限期整改,指导办证;违法建筑不能办证的,多部门联合整治。另外,由市食安办牵头组织,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强化市场巡查,开展清理无证照经营食品、饮食门店及占道经营流动摊档等行动,有效地遏制了学校周边食品、饮食业无证照经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销售“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2014年以来,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督促341家学校食堂开展自查自纠,检查学校食堂365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下达监督意见书341份,立案查处2起。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43家(其中午托机构23家),对发现问题的经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
市教育部门把“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周”列入《北海市中小学学期校历》中,指导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也通过建立流动共青团监督岗,对学生进行宣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市城管部门也把辖区中小学周边环境占道经营列入重点整治范围,联合交警、工商、辖区办事处等部门查处校园周边乱摆卖摊点,并通过流动宣传方式,加强对违章摆卖人员的教育,提高违章者和市民群众自觉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意识。
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和城管部门还结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把食品安全的科普知识送进校园;要求所有餐饮服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培训;在食堂显眼位置粘贴食品安全温馨提示和“12331”投诉举报电话,鼓励广大师生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监督。
维护校园食品安全,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各部门齐抓共管为确保学生“舌尖安全”而努力。
新闻推荐
小街小巷换新颜。黄娴 摄...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