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倩 通讯员 冯心恺)由北海航标处研发的海上通航浮标图像自动采集与传输系统,经过一个月的调试和有关部门验收,正式在北海港内锚地18号灯浮投入试用。这在全国属首创,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建议在整个南海推广使用。
该系统具有智能平衡拍摄、夜间红外拍摄等功能,可利用海上浮标的蓄电池供电,实现昼夜自动采集数据,以及自发或触发传输。这一先进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道、海况数据采集与监测,船舶碰撞航标事故调查,海上船舶监管等。此外,航标员在海上环境恶劣无法到达现场时,也可轻松掌握航标及附近水域的实时信息,大大提高了水上标志现场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日前,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对该系统进行检测验收,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工作状态稳定、图像清晰,数据传输正常,后台处理简单。鉴于该系统业已成熟,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建议将其服务于整个南海。
新闻推荐
...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