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振新在创作。唐冠螺刻字,《道德经》。鹦鹉螺刻字,《道德经》。初见庞振新,一头长发让他在儒雅中散发出几分浪漫的艺术气质。在清茶的袅袅馨香中,他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业历程。
庞振新,1970年生,自幼学习书画与篆刻,喜爱读书,当别的孩子都在嬉戏的时候,他更多的时间是端坐于书桌前,沉醉在自己的书画世界里。因为学的是广告专业,毕业以后来到北海,一直从事广告策划和设计工作,参与过的大大小小的设计与策划不计其数,也获得了不少的肯定和奖项。“当时所在公司的业务做得很大,经常到处跑,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浮躁感。”因为这种不踏实,他后来又从事过化妆品行业,其间结识了不少做珍珠贝壳的商人,逐渐接触到珍珠和贝壳,对天然奇异的海贝尤为喜爱。直到1998年,无意中看到贝雕大师利成世的一个作品,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贝壳、书法、篆刻、绘画,都是我喜欢的,它们结合在一起,那么脱俗、平静而美丽,我知道我找到了。”受利成世的启发,庞振新开始练习贝壳雕刻,走上了贝雕创作之路。
2000年1月庞振新创建“北海墨人贝雕工作室”,努力耕耘,孜孜以求,研究、探索、创新贝雕技艺。为进一步提高贝雕技艺和贝雕工艺品的文化品位,他濳心研习书画、篆刻、雕刻技法、古今文学、诗词、歌赋,更多了解贝雕传统工艺的历史沿革,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造型相互结合,把雕刻、绘画、篆刻融于一体,利用天然海水贝壳为材料,以国学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十余年来,庞振新创作作品众多,获得各种大小奖项,教徒数人,推动了贝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贝雕技艺的娴熟,创作水平及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庞振新迎来他的丰收期。2012年庞振新用名贵的北部湾天然海水珍珠贝为材料,把浮雕、微雕、篆刻结合一起,创作、雕刻了《水润贝泽·道德经》微雕作品参加“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荣获金奖。10月份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作品《道德天尊》荣获铜奖,这是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庞振新满心欢喜!同年他还获得了“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作为旅游工艺商品的《海贝雕刻系列》,于2013年参加第二届广西旅游商品大赛,荣获实物类优秀奖。同年10月,参加第二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作品《兵法至尊》荣获“八桂天工奖”银奖。2014年又是庞振新的丰收年,贝雕作品《梦游天姥》在第49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作品《六祖坛经》荣获第三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银奖;作品《毛泽东·诗词》荣获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工程铜奖。
十几年的贝雕工艺品市场培育,使北海墨人贝雕工作室的贝雕工艺品逐渐走向成熟,其工作室雕刻制作了各种题材的大量贝雕工艺品,市场遍及北海、桂林、南宁、湛江、深圳、珠海、福州、青岛等地,为北海旅游工艺品市场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记者看来,这些贝雕作品精美动人,可是创作过程却清苦。一个微雕作品,几万字刻在一个贝壳上,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两三个月,每天不停地重复。“因为喜欢,所以并不觉得苦,但要耐得住寂寞倒是真的。创作作品不仅仅是手工刻画,而且需要平时大量的阅读、感悟、修炼和思索的积累,这个过程确实是寂寞的,同时也是美丽的。我现在很满足,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事业和人生目标,也有了一定的名声和经济能力,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新闻推荐
2月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在中共北海市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