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6亿元、增长12.5%;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77.0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3.44%;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3万人次,是2008年的3.75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用大量翔实的数字呈现过去一年的收获,代表们纷纷点赞,“过去几年,我们的路走对了!”。点赞同时,代表们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希望发展的成果能够更进一步惠及最广大人民。
王兵代表——
聚焦乡镇建设 打造品牌形象
王兵说,今年的报告惠民力度大,把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放到了突出位置。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改善、扩大低保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等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百姓切身利益的关心。
王兵认为,北海市市、县一级的城市建设已经具有一定水平,但是乡镇建设相对落后,希望政府能够对乡镇建设给予更具体、更明晰的指导,让乡镇农民早日享受便利生活。另外,王兵呼吁各方能够更加关注山口建设,挖掘山口红树林等地的产业开发和旅游资源。北海作为旅游城市,应该借助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整体性营销推广平台,将众多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整合营销传播,拧成一股绳,打出组合拳。
高则馨代表——
遵循经济规律 注重谋篇布局
高则馨说,过去的6年来,北海市财政收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清晰的战略思维,科学的谋篇布局,到位的工作措施。
高则馨建议更加关注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建立总部经济概念,吸引更多企业总部落户北海,形成行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做大做强经济总量。“随着中石化等大型项目的改造扩能,千亿元产业步入正轨,北海新经济亮点将会不断增加,2015年北海市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高则馨言语之间透露着自豪感。
汤震强代表——
法治让社会更美好
作为已从业二十年的律师,汤震强认为,报告亮点之一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2014年北海市率先在全区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今年将全面推行,深入到政府依法行政的各个环节。(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