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丹婷 本报通讯员 林愈锟
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横路山村,是一个拥有2800余人的行政村。村里办公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房子危旧且离村庄偏远,极不方便群众办事。一直以来,当地的村“两委”希望把办公楼搬出来,但苦于经费短缺,无法实现。今年,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城区筹集资金400多万元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9个,横路山村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来,银海区着眼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从组织覆盖、投入保障、队伍建设、制度机制等4个方面发力,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补平“一块短板”
“终于有了‘家\’啦!”小李是从外省来到银海区工作的一名流动党员,这几年一直没有过上组织生活。今年6月,小李所在的工作单位建立了党支部,让他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2014年,该城区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率仅为12%,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不足8%。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成为银海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块短板”。
为了补平“一块短板”,从今年4月份开始,该区用100天时间开展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百日攻坚”大行动,重点解决党的组织覆盖面不宽、党建工作开展不正常、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双覆盖”。截至6月底,该区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41个,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2%;建立新社会组织党组织38个,党组织覆盖率达80.8%。
搭建“两大平台”
走进宽敞明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群众可以掌握到清晰明了的办事流程,感受便捷高效的工作机制,得到热情贴心的工作人员接待……这不是在政府机关,而是记者在银海区管辖的农村之所见所闻。
今年,银海区以开展村级活动场所“清牌减负”活动为载体,推进社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和农村“全程代理服务”农事村办服务站“两大平台”建设,把政务服务由区镇两级向农村基层延伸,真正使服务群众由“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社区建立“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45项、咨询类事项10项;农村“全程代理服务”农事村办服务站,服务事项46项,代办事项12项,咨询类事项10项,基本实现基层事务“在家门口就可办理”。目前,该区48个村(社区)已有35个建成基层信息化平台,今年上半年,该区镇、村(社区)共办结事项2116件。
建强“三支队伍”
如果把农村比作一辆火车,村党组织则是这辆火车的“火车头”。如何村让党组织这个“火车头”跑起来?该城区重点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组织员和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银海区强调一个“严”字。今年,当地建立村(社区)“两委”干部个人廉政档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廉洁从政7个方面、16种情形的问题要报告;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责任清单和述职考核评议制度。
对党建组织员队伍建设,该城区强调一个“专”字。该区通过专职、兼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配强区镇村三级党建组织员。聘任处级退休党员每月工作经费2000元、科级1600元,处级非领导职务兼职党建组织员每月工作经费1000元、科级800元;另外,乡镇专职组织员每月工作经费300元。
对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该区强调一个“活”字。针对大学生村官年轻、有活力,而且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这一优势,该区结合每名村官特点定岗设责任,并选派10优秀大学生村官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配强村党组织班子。
落实“四项制度”
“七一”前的一天,77岁的党员老黄哪都不去。村支部书记提前告诉他,城区挂点的责任领导要登门来看望他。为此,老黄专门在家准备,并表示:“我要向领导提几点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呢。”
银海区探索建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联户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队员驻村工作等“四项制度”,推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培育出一批群众满意的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品牌,如机关基层结对帮扶、农事夜访、“零距离”服务工作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义工、党员志愿服务、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开展“微心愿”服务等。今年上半年,该区各级党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和服务活动300余次,服务群众1.18万余人次,解决群众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600多个。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谭卓雯通讯员/刘颖)近日,北部湾孵化器投融资服务平台揭牌成立。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将以此为载体,为创业青年提供金融服务,开创多层次的融资渠道。据了解,该服务平台旨在促进北海电子信息...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