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北海新闻 > 正文

观海析风雨 听潮辨冷暖 ——涠洲岛气象站的故事

来源:广西日报 2016-01-22 16: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黄姿娜 刘文杰 本报记者 周 映

北海涠洲岛,蓝天碧海,风光旖旎。

在这个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上,有一个国家基准气象站——涠洲岛气象站,这是广西唯一有人值守的海岛自动气象站。

对于观测站点相对稀松的北部湾海区来说,涠洲岛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无论对北海到涠洲岛的航线预报、涠洲岛的旅游气象服务,还是对北部湾的海洋气象服务和气候变化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标意义。

1 建站之初环境艰苦

涠洲岛距离陆地36海里,从北海市乘船1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如今一天3班的快船往返,让涠洲岛气象站站长杨永兴和站里的同志们高兴了许久。因为在以前,往返北海的帆船经常10天左右才开一次,且航程久,常年驻守岛上的孤寂只能诉予绵延的海浪。

杨永兴是涠洲岛当地人,毕业后就来到气象站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气象站的发展变化,他历历在目。

涠洲岛气象站始建于1955年6月,到1956年1月1日开始进行观测时,站内仅有4位同志。建站以来,职工最多时曾有30多人,担任探空、观测等工作。后来由于条件所限,一些业务迁出涠洲岛,目前气象站只有9名职工,主要承担气象观测等任务。

建站之初,涠洲岛气象站只有一幢二层平房,厕所是用木板简易搭建的。上世纪70年代以前,岛上基本没有文娱活动和娱乐场所,只有驻岛部队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放一次电影。

“工作人员住在两排平房里,蚊虫成群,常有毒蛇、蜈蚣爬进屋里。晚上10时后全岛停止供电,当时站内还没有发电机,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杨永兴说。

喝水也是个大问题,那时站里每天的生活用水都要到一公里外的农村去挑水。直到1982年,广西气象局给站里打了水井、建了蓄水罐,站里工作生活用水问题才彻底解决。

2005年,经各方投资,涠洲岛气象站重新装修改造办公楼、宿舍楼,工作人员的办公、住宿环境大大改善,宽带网线、光纤等现代化设施带来了无纸化办公。

2 观测任务不曾耽误

涠洲岛气象站属三类艰苦气象台站,杨永兴介绍,建站时,气象站通信条件困难,每天4次地面绘图报的传输,需要使用手摇专线电话机用口传方式发报,由北海市邮电局涠洲岛支局接收电报后,分别传至中南区域气象中心和自治区气象台。天气变化对专线电话通信影响很大,当线路不正常时,就得派人跑步到涠洲岛邮电支局传送报文,虽然条件艰苦,但没有出现缺报或过时报的现象。

1958年,涠洲岛气象站增加天气预报服务,凭单站资料、看天经验和访问老渔农经验开展对外发布单站天气预报服务,预报员将天气预报使用手摇专线电话通过口传方式传到涠洲岛公社的各个大队和驻地部队。1978年天气预报采用天气图预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收听广播电台的气压、温度等数据与本站天气要素数值进行订正,用订正后的数据在天气图上描绘相关要素曲线进行天气预报,然后通过电话口传将天气预报传至涠洲岛人民公社广播站,最终向全岛发布天气预报广播。直到1992年,涠洲岛气象站才停止了天气预报服务,改由北海市气象台统一进行天气预报服务。

2000年起,涠洲岛气象站担负着地面观测和对北海市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进行订正和补充预报的任务,地面观测采用了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系统,不再进行手工发报。

3 “一根绳索”众志成城

涠洲岛天气变化复杂,台风、暴雨、春旱、低温、大雾、雷暴、龙卷风等气象灾害较为常见。其中台风是对涠洲岛造成危害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对值守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来说,每一次抗击台风都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1982年,第17号台风正面袭击涠洲岛,狂风暴雨持续肆虐,观测采集气象数据极为困难。站里的观测员焦急万分,但也坚定了信念:观测资料决不能因台风缺失!

众人商议,想出了办法:一个人无法单独行动,那就几个人捆在一起爬出去!大家赶紧找出一条结实的绳索,一头绑在柱子上,另一头将4个人捆在一起,然后他们爬进风雨中,匍匐前往观测场。经过共同努力,大家安全地把气象资料采集回来。就在他们满身泥水相互庆祝任务完成时,又发现了一个紧急状况:正在发电的发电机线路被台风吹断,如果不及时关掉,后果不堪设想。可发电机房离值班室大约200米,风力太大一个人根本无法去关掉发电机。3位观测员又用绳索捆成一团,沿着房屋边缘爬过去,及时关掉发电机,保证了全站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这次台风期间,气象站没有漏测误测一组数据。

在2003年应对“科罗旺”台风中,站里再次发扬“一根绳索”的优良传统。3名观测员捆在一起,分工协作,两名观测员打开百叶箱门并用手扶稳,避免大风将百叶箱门吹动影响读数,另一名观测员负责读数校对记录,成功地把所有观测数据在规定时间内完整无缺采集回来,为北海市气象局及广西气象局对台风预报、预测、预警提供了最全、最新的台风观测实时资料。

4 海洋服务势在必行

“虽然只做观测,不做预报服务工作,但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还是很有价值的。”杨永兴说。

现在,渔民和岛上的其他部门对气象服务依然有着强烈需求。在台风天气和西南季风期间如有大风浪,涠洲岛气象站负责通知涠洲岛渔监部门升挂风球,提醒海上船只提早返航,并为涠洲镇政府、海事局、供电局、航运等相关部门提供实时气象资料,为政府部门决策,船只出海及当地旅游、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此同时,气象站适应社会需求,正加快为海洋气象服务进程。

2007年3月,南海台风观测实验项目在涠洲岛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华南海岸带海洋、大陆、大气的相互作用与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同年12月,广西气象局与自治区测绘局合作建设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球卫星定位CORS(GPS-MET)水汽监测基准站在涠洲岛气象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涠洲岛气象站海洋探测基地业务办公楼竣工;2013年12月站里安装并启用自动蒸发传感器;2014年新型自动站正式运行,并完成能见度自动观测仪安装,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

2015年5月,广西首个海洋气象浮标在涠洲岛南面海域成功布放并投入使用,填补了气象部门在北部湾海域无浮标自动观测站的空白,也为我国海洋气象监测预警应急工程海洋气象浮标站网建设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 彭清华讲话 陈武出席 陈际瓦作报告

本报南宁讯(记者/周珂魏恒蒋秋)1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南宁开幕。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副主席沈北海、黄格胜、彭钊、李彬、赖德荣、刘君、刘正东、...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观海析风雨 听潮辨冷暖 ——涠洲岛气象站的故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