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黄富维
7月18日晚,涠洲岛一名孕妇疼痛难忍,疑似出现宫外孕症状。由于海岛医疗条件有限,19日凌晨,当地一艘海巡船紧急将其送往北海市治疗。截至记者19日晚发稿时,该孕妇已转危为安。(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5版)
涠洲岛上演“跨海大急救”的例子并不少见。受医疗设备及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岛上仅有的一家镇中心卫生院承担不了一些危重病人的救治任务。而往返于海岛与市区之间没有专门的海上医疗救助航线,普通航班又受通航时间所限,突遇危重病人需要转院到市区就诊,往往成为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面对的一道难题。虽然大多时候这些困境都会引起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协调驻地军警或海洋救助部门给予支持,最终使患者脱离险境。但是,这样的“跨海大急救”医疗模式,还是看着让人揪心。
其一,对患者抢救是一道考验。从北海市区到涠洲岛航线,单程航行要1个多小时,往返则要近3个小时。而这段时间,无疑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能否保证患者安全救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难题。其二,容易造成救助职责不清。虽说部队或海洋部门都有为民排忧解难的职责,毕竟也有各自的工作任务,屡屡动用这些力量执行医疗救助行动,必然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其三,与涠洲岛发展要求不符。近年来,随着涠洲岛开发力度加大,游人增多,辖区行政级别也从原来的镇提升为旅游开发区,但现有的医疗条件还是原来的镇级水平。
为破解涠洲岛医疗救治水平不高的难题,当地政府也致力于加快涠洲岛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从2013年开始,就实行由北海市人民医院全权代管涠洲镇中心卫生院的做法,从增加医疗设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及医生技能等多方面加快涠洲镇中心卫生院的建设。不过,从现有的医疗水平和救助条件来看,与满足岛上居民和游客就医环境要求仍有较大距离,期待当地相关部门认真重视,研究解决好这一“瓶颈”,为挽救更多的病人开辟通道。
新闻推荐
利用冬闲田种植无公害萝卜成为横路山村村民又一致富门路。...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