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语
左 岸
“没想到你们思路这么清晰,对行业这么了解,目的这么明确。”在近日的桂粤合作驻点招商大行动中,广东一家公司老总在会谈后,连用3个“这么”点赞前来拜访的北海分团。在10余天时间里,这个人数最少的招商团队,收获的不仅仅是20余个投资项目,更有珠三角企业公司的认可与尊重。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项目从何而来?唯有招商。但招商从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在招商中囫囵吞枣,项目就会水土不服,南橘北枳,最终演变为地方、商家“双输”局面。“不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签约总额”“要做到热情招商、冷静洽谈、审慎签约、全力落实”,自治区主要领导曾如此表示。
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欠发达地区,招商工作肩负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逆水行舟行稳致远的重担。因而,要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必须看到看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与产业格局优势,精准施策,“准”字当头精招商,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行稳致远,也要敢为天下先。近年来,北海引入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3个、超70亿元项目4个、超20亿元项目5个。正是这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使该市形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格局。
“准”字当头,就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围绕产业重点规划与现有产业格局,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招揽配套及链条企业,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曾俊峰邓盛龙今年以来,北海市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坚持聚焦问题补短板,大力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新开工学校16所、医院2家,推进体育馆、图书馆、群艺馆...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