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海讯(记者/李邕)近日,2017年北海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在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启动。
据了解,北海市现有2所应用型本科、2所高职院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均与多家行业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办学协议。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社会机构采取引企入校、引校入园、校企共建骨干专业和公共实训基地等灵活多样的模式,缓解企业用工荒,方便学生实习实训,实现了多方共赢。
北海市教育局局长叶宗沛介绍,近几年,该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高等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占比已达69.4%。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企共建骨干专业和公共实训基地方面,成绩突出。该校校长穆家庆告诉记者,学校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及行业合作开展“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采取模块式与全程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即“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践+顶岗实习+就业”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及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如旅游、烹饪专业与北海市冠岭山庄、金昌开元名都大酒店、上海雅高酒店集团等30多家区内外名企深度合作,建立了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成立校企合作理事分会,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参与教学,对学生实施“双评价”考核等。
在开展“订单班”式合作方面,各职业院校紧扣各自特色开展。例如北海市电子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工业机器人操作”“无人机操作”订单班,市中职校开办“国际邮轮”订单班等。各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完成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粗加工”,企业定期安排导师到校进行职业素养培训,对技能型人才进行“深加工”;“订单班”学生在企业用工高峰期可灵活安排到企业相关岗位跟班、顶岗实习,在强化市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又能解决企业季节性用工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能在实习过的企业任职。
新闻推荐
图为精彩的比赛现场。李君光摄本报讯(记者李君光)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5月19日,由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共同主办的“传唱童谣,放飞梦想”...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