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是“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部分近岸海域符合第一、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适于海洋珍稀生物和重要药用生物的生长和培育。海洋生物资源储备方面,北海海洋生态环境优良,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
北海作为全区海洋经济“领头羊”,2015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15亿元,占北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5%,比重约占广西的37.8%,增加值占全区接近一半。海洋渔业是北海的传统优势产业,2015年海水养殖总面积38.8万亩,海水养殖产量达53.5万吨,海洋渔业增加值达118.34亿元,总产量占广西海洋渔业总产量的80%以上,形成了以优势品种为主导,特色名优品种稳步发展的良好格局。北海是广西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水产品出口额占广西的90%,主要销往美国、俄罗斯、欧盟、南美、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海正在加快建设广西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已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清华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等19家国内一流科研机构签约入驻。今年1月20日,国家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选址初步定在北海,必将助力北海市加快建设南方海洋科技城步伐。
国家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预计到2020年,中国和东盟药品贸易额将达到186.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为北海海洋生物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015年3月,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广西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广西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产业开放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城市,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前途无量。
海洋生物产业是我国“十三五”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从国家战略层面确立和指引了海洋医药产业的重要性。我国制定《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并配套出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纲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广西将海洋生物制药业和生物制造业列入《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四项重点培育的海洋新兴产业之一。北海是广西实施“双核驱动”和“三区统筹”战略的重点区域,《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扶持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生物制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北海海洋生物制药产业是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产业基地,在用地用海方面优先保障。
不过,北海发展海洋生物产业主要还存在研发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专业人才匮乏,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借鉴发达地区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借鉴国外大学和机构合作研发的发展模式,可在北海市或海洋学科重点高校设立海洋生物研究项目,并配套研究成果奖励和专利保护。重点推动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开展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合作,搭建海洋生物产业创新平台,推进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快速发展。
二是把我国海洋生物企业中实力较强的山东达因、青岛澳海、青岛贝尔特、厦门金达威、厦门蓝湾等作为北海的目标企业,引入北海落地生根,快速提升北海市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层次,带动产业科研水平提升,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三是积极发展科研中介机构,开展科研成果洽谈交易会,搭建高新技术孵化器,促进海洋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前期可重点引进国内、国外的海洋生物医药成果到北海转化,后期则逐渐构建完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体系。
四是借鉴欧盟国家间科研合作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一是建立长期的交流关系。二是合作研究或参与国际研究项目。三是举办或参与国际会议,推动相关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
五是海洋生物产品有药膳、营养品、保健品等多种形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养老保健、营养膳食、特色药膳、体育保健、理疗养生等。通过将这些产品与产业链下游产业园区结合,能促进海洋生物产业与区域内及区域周边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互为补充,共同繁荣,推动本地涉医涉海龙头企业发展。
六是政府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多渠道引入资金,加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支持。积极推进设立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引进有经验的团队对基金进行市场化管理。开展海洋生物产业精准招商,支持海洋生物产业做强做大。
新闻推荐
围绕创城工作抓“提升”,争取以最佳状态迎接自治区和国家创城测评
本报讯(记者马斌)5月23日下午,市委副书记蔡中平主持召开北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暨“城乡环境提升年”活动推进会,要求围绕创城工作抓“提升”,争取以最佳状态迎接自治区和国家创城测评。蔡中平指...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