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热”和后来的风生水起北部湾经济区确立,历史性地改变了这方水土。如今的北海,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不断密切,城市内涵更加丰富,已由一个临海小镇发展成为了具有浓郁滨海特色的沿海开放城市,充满着生机,焕发着活力,更加富有时代魄力。
这是北海土地上的奇迹。想象上世纪初北海的历史,梦幻感觉虚化了眼前的景物,现代化的大街像是动漫,高楼大厦是一次一次的投影。它是一种富足生活的呈现,是中华民族特性在北海大地上获得了一次生动的表现。这30年,是最让人感觉北海美的30年。正是因为她的美,让北海每一个人感到自信和自豪。而我说北海美,完全是一种波澜壮阔的,奔腾不息的飞速发展之美。
交通便捷,天蓝水碧,空气洁静,加上美味的海鲜,北海让外地人心头久留着一份羡慕和向往。于是,人们纷纷移居北海。我身边就有来自北京、黑龙江、甘肃、陕西、湖南等地的作家朋友前来购房安家。湘籍作家陈启文就十分高兴对我说:“北海就是我后半辈子的家了。”黑龙江籍女作家张雅文说:“我太喜欢北海了。”我想,他们之所以看中北海,是他们对于北海的赞许,也是对北海的热爱,更是对于北海的期待。于是,我也抵不住北海的诱惑,在北海银滩边上安了家,北海成了我写作的新居所。
新与旧,正如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与海珠路交织,一种交相纠缠的心情,让人感受生生不息的生命与源源不绝的生存。这源源不绝与海洋深处更辽远的空间联系在了一起,与看不见的滚滚波涛联系在了一起,与我灵魂深处的悸动,与这忙碌奔波的生活,与我脸上的皱纹联系在了一起。这也许就是历史,也许就是见证。
30年发展的每时每刻,历史都是我们的脚下的路,一迈步就成了历史。这一片天空,一种生活,遥远而亲切,它一直就与我们相连着。
当然,北海的改变,也并非一帆风顺,“北海热”出现的泡沫,在我们心中还没有消去。作者蓝怀昌写过一本反映北海当时开发现象的长篇小说,把北海当时的状况称之为“北海狂潮”。由于后来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北海房地产出现低迷,投资者纷纷撤出,“北海热”退潮之后造成一批“烂尾楼”。而“烂尾楼”对一个城市的形象之伤害,通常是最严重的,它比落伍的城市更让人不可接受,因为落伍的城市像一个历史的老人,有它的独特魅力和韵味,而“烂尾楼”给城市的伤害如同一个畸形儿,很让人可怕。它会阻隔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未来的联结。
进入了新世纪,加速处理“烂尾楼”,是点活北海这个开放城市的生命原动力,这已成了北海人的共识。在新世纪的头几年,北海市通过一系列艰苦、艰难的司法途径,理清了混乱如麻的债务链,并通过对其资产的整体包装、重组、融合等措施,成功地使影响颇久、颇大的典型“烂尾楼”获得了新生,把银滩还于市民,北海市民仿佛从此进入了现代居住生活的历史新阶段,仿佛第一次有现代都市人的感觉。
北海在不断成长、壮大。就在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北海最新的一条大道——银滩大道即将建成通车。这是一条宽阔的滨海大道,是北海一个华丽的“窗口”。它的建成,标志着北海的城市变化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北海人气更旺,是凝聚着巨大潜力的“增长股”。一个人气直上的地方,像磁场一般的将周围牢牢吸引于自己身边;一个人气和美的天地,是属于那些有志有才有心有意的人在此安家落户养子育女的和谐“家园”。只有美好的家园,才是吸引一切向往幸福、安宁生活的人类众生的因素与根本。
(作者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广西作协名誉主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肖正东姚浩燕)日前记者获悉,北海机场上半年完成旅客吞吐量781635人次,增幅38.9%,再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北海机场共保障运输飞行6658架次,同比增加1297架次,增幅24.2%;完成旅客吞吐...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