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北海积极探索植树造绿新模式,大力开展“巾帼林”“同心林”等主题增绿活动,可圈可点。植树如同“***”,要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精准”二字。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紧紧抓住北海生态建设的“短板”,在“种什么样的树”“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景观”上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从单纯追求总量和数量,转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为生态文明建设播撒更多的希望。
植树造绿还是“技术活”,要实现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亟须完善市场机制进行精细化管护、精准化考核,从而不断提升树木的成活率、成林率。
当然,高质量植树造绿不能仅仅局限于特定节日的一次“挥锹培土”“出力流汗”,还可以通过树木认捐认购、绿地认建认养来实现,最重要的是将绿色理念植入日常生活,并转化为自觉、自动、自发的环境保护行为。于此而言,无论是倡导节约一张纸、节省每一度电、少用一次性筷子、循环使用一本图书,还是践行“少开一天车、少放一串鞭炮、少吃一次露天烧烤”,甚至是积极主动地清理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的垃圾等,只要是能为生态环境汇聚“绿能量”的,都是在为人间造绿。生态环境保护的“星星之火”,必能成就碧水蓝天的“燎原”之势。
绿色是城市主色,植树造绿关乎美丽北海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共同撸起袖子加油干!
新闻推荐
地角街道多部门联合随访精神障碍患者 做好跟踪服务 确保管控到位
本报讯(记者马斌通讯员刘秋萍)3月19日至23日,海城区地角街道卫生计生所联合街道综治办、地角派出所、地角卫生院、辖属4个社区,对辖区4个社区的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集中入户走访。为做好2018年春...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