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只不过是一个量上的概念,体现服务质量的高低,功夫应当在“次”之外。
日前,从报端获悉,北海市在广西率先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从4月起,北海市将全面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审批项目,对列入清单内的事项,集中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实行“一厅办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一单速达”,实现从“跑多个部门”到“跑一个窗口”、从“跑多次”到“跑一次”、从“现场办”到“网上办”甚至“移动办”。
应当说,北海市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广大市民而言,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以往到机关部门办事,或领个证什么的,不来来回回跑三四次,就很难搞得定。而且,此项改革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北海市窗口单位的为民意识和服务理念在增强,勇于自加压力,敢为人先——在广西同行内先行先试。此举值得点赞。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北海市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有前置条件的。也即是说,要达到“最多跑一次”的效果,这就要求那些到政府办事的服务对象——企业或群众所提供的申请材料必须齐全无误,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才有可能。否则,该跑的还是要跑,该补的还是要补。如此一来,问题来了,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市民到政府部门办事,往往最缺乏的就是对办事流程和相关要求的了解,要想少跑或不跑,还得靠自己老老实实地去打探。实在不行的话,有经验的市民只能是有备无患,办事时,非得把一些有关无关的证件或材料都带上,这样心里才踏实。但实话说,此行是否是“最多跑一次”,靠的还是自己的运气。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节目《提意见》让人忍俊不禁,当中除了表演者那风趣幽默,出神入化的表演技巧之外,小品中所展现的相关领导对群众意见和诉求的推诿、漠视之手法,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近年来,随着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监察、巡视等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往存在于一些机关部门中的门难进、脸难看现象少见了,吃卡拿要的念头也不太敢滋长了。但是,并不等于群众上门办事的渠道顺畅了,事好办了。比如,据报端披露,有的地方就出现了“四风”变种和反弹现象,由过去的“门难进、脸难看”,变为现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就是一例。归根结底,为群众服务不在于形式或表面上的做派,关键是要用心用情。心到诚致了,群众的气就顺了,事也就好办了。
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便民惠民为己任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部门必须通过整合行政资源,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达到优化、简化政务服务事项和办理流程,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但“最多跑一次”,只不过是一个量上的概念,体现服务质量的高低,功夫应当在“次”之外。比如,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运用政务公开网站或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办事流程、业务知识的宣传力度,拓展群众获取政务服务信息渠道,让群众明白而来,满意而去。这样,总比过于强调前置条件,让群众的“摸着石头过河”去办事好得。也唯有这样的“最多跑一次”,才是实实在在的,群众打心眼里欢迎的。
新闻推荐
图为五一快乐足球周比赛中的激烈对抗场面。李俊摄本报讯(记者李俊)5月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北海“魅力之城”活动之活力北海体育健康系列活动之2018梦想成真(北海)五一快乐足球周在北海海浪阳...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