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认真核对保全的证据材料。 叶枫 摄本报讯(通讯员蔡春燕)1月19日,恰逢周末,一大早,北海海事法院执行局法官就带领法官助理等一行5人奔赴北海铁山港深水码头,对一艘巴拿马籍“BTGOLYMPOS”轮进行诉前证据保全。
这是一起因货损而引发的诉前证据保全案件。收货人广西某公司从巴西进口了6万多吨大豆,货物运抵铁山港后,收货人发现货损严重,为及时保存证据,便于以后索赔,收货人向北海海事法院申请诉前海事证据保全。
了解到该轮在1月18日晚上从锚地到码头卸货,为防止船舶卸货之后离开,执行法官立即联系好船代,做好保全前的准备工作。1月19日早上7点半,执行干警冒着凛冽寒风,突击执行。尽管对执行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提前预估,但执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阻力:外籍船长以没有收到船东指示为由,不愿协助,并对法院没有事先告知保全行为提出异议;而且此次需保全的证据较多,包括轮机日志、航海日志等300多页证据,船方需要较长时间准备。
主办法官姚中伟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统筹指挥,保证执行有序进行。他首先对外轮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法律释明,讲解了证据保全的目的及法律规定,并告知其不配合法院执法的后果;在了解到船方委托了国内的律师后,主动提议与对方律师沟通,协调相关事宜,避免多方传达造成的信息传送错误;安排法警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视频记录,并对证据材料现场拍照留档。通过执行法官与法警历时5个多小时的通力协作,证据保全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莫伟刚)1月22日,北海海事法院召开节前廉洁警示教育会议,要求全院干警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确保清廉过春...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