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海城区驿马街道办辖区的孕妇梁女士到驿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中心妇保科宁下医生通过问诊既往史得知,梁女士有剖宫产史,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高危评分10分,于是建议她转诊至市妇幼保健院做产检。
宁下医生表示,梁女士建卡以及转诊到上级医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还将通过“桂妇儿系统”,在互联网上对孕产妇健康管理进行全程监测、全程干预、系统化管理。
2018年以前,孕妇产检建卡要到大医院挂号排队,费时费力,而且给大医院带来大量接诊压力。2018年,北海实行孕妇基层建卡制度,建立了基层首诊、分级服务、分流转诊的妇幼健康服务新模式,改变了孕妇挤大医院建卡的历史。
据了解,根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原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统一要求,北海市自2018年1月起在全市统一启用了《广西母子健康手册》。北海市在汲取其他地市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印发《关于全市统一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广西母子健康手册>的通知》,宣告正式建立孕妇基层建卡制度。
根据新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免费发放《广西母子健康手册》,开展风险评估,将孕妇信息及时录入《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首诊医生负责做好手机微信绑定母子健康手册的宣教和绑定工作。在孕妇方面,怀孕13周前先到基层建卡,建卡后可自愿享受5次免费产检、接受高危妊娠风险评估,并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续继续接受产后访视、产后健康检查等服务。
基层建卡制度的实施,引导了孕产妇就近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也使基层医疗机构更加清楚自身管辖孕产妇的具体情况,便于跟踪服务。制度实施以来,北海市早孕建卡率由2017年的68.20%提高到2018年的98.49%。各大医院在接诊时也节省了为孕妇建卡、基本信息录入和指导微信绑定等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群众累计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显著增加,母婴安全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为确保母婴安全,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便探索了孕产妇健康管理新模式。”市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科有关负责人道出了妇幼健康服务新模式创建的初衷。
在建立基层建卡制度的同时,北海市实行孕产妇分色管理,建立分级转诊机制。即基层医疗机构对首次就诊建卡的孕产妇,按照国家统一的《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并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管理,根据孕妇风险程度及时转诊至相关医疗单位,实现高危孕妇的有序分流。
分色管理和分级转诊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能够及早发现和转诊高危孕妇,对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重点管理、跟踪督促。其中,具有广西特色的《桂妇儿系统》给孕产妇健康管理提供了全程监测、全程干预、系统化管理的条件,基层医生在互联网上实现了对孕妇的全程管理。同时,也保证各大医院优质资源更专注于高危妊娠管理与危急重症救治。2018年,在孕产妇分色管理的转诊要求下,各大医院高危门诊量增加,做到了早识别、早管理、早干预、早处置。
新闻推荐
与山珍对应的海味,是北海人最引以为傲的年味。在北海人看来,无海味不成宴,一顿年夜饭,如果有一盘炸沙虫作为点缀,那便是锦上添...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