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之前的报道
□“爱心妈妈”陪党吉顺在医院过春节
2009年12月21日,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接到市卫生局通知,要求专家到滨州会诊一名疑患结核病的幼儿。医院立即派专家前往会诊,经过检查分析,不排除患儿患结核病的可能,于是将患儿接到结核病防治院救治。
因为党吉顺是被拐儿童,没有家长陪护,医院组织了“爱心妈妈”活动,全院女职工两人一组,24小时照顾党吉顺。不仅如此,目前,全院干部职工为党吉顺捐款5.2万元。“爱心妈妈”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从32人发展到58人,最大的54岁,最小的只有24岁,每位“爱心妈妈”对小吉顺疼爱有加,从入院起,便给他记着成长日记。
如今,成长日记已是厚厚一本,“2010年2月13日上午11点,接李玉兰护士班。接班时吉顺状况良好,自己玩耍,很高兴,很有过年的喜庆面容。看到此景,我也很高兴,和吉顺说了句‘我们俩人要一块过春节了\’。”这是除夕那天,“爱心妈妈”王光霞写的成长日记,她告诉记者,除夕傍晚,院领导来看望吉顺,人们都争相抢着抱他,小吉顺高兴地笑个不停,还用小手做着“谢谢”、“再见”等动作,“那场面真让我深受感动,一个还不会言志的孩子,用他那生来俱有的灵气示意感谢着每位来看望他、关心他的人。”王光霞说。
在成长日记里,党吉顺每天的情况都被详细记载着,吃药、打针、喂饭,睡觉,短则半小时就记录一次。每位“爱心妈妈”交接班时,都会完成自己的记录,爱心也不断传承着。
□医生对以后治疗仍表示担忧,院方竭尽全力救治党吉顺
记者了解到,目前仅医疗费花费4万余元,党吉顺身体不断康复的同时,也越来越懂事,长了不少见识,会抱起小拳头表示“谢谢”,挥手示意“再见”,淘气样让人爱怜。然而,面对下一步的治疗问题,医生很担忧。
谈及治疗中的难点,王德翠告诉记者,党吉顺的胸椎9、10、11椎体骨质破坏明显,周围有脓肿形成,“过早手术,容易导致结核病全身扩散,关键是术后护理至少得卧床3个月,小孩子能做到这点太难了;不做手术的话,如果脓肿破入胸膜腔,会出现脓胸,最担心的是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受累形成截瘫。”王大夫说,接下来还要进行1个月的杀灭结核菌治疗。外科医生也表示,患儿太小,免疫力差,手术治疗风险大。尽管党吉顺病情十分复杂,救治难度和风险非常大,医院表示将请上级专家会诊,制定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案,竭尽全力救治党吉顺。据了解,党吉顺为被解救儿童,生长资料不详,上臂无卡痕。一般从感染结核菌到发病至少需要8-12周时间,根据现在的病历推测病史至少有10-12月,结核病专家考虑,患儿极有可能在宫内就感染了结核菌,或者出生后就有与菌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
在结防院治疗,党吉顺享受到了特殊待遇,为防止交叉传染,他被安置在护士长办公室改建的病房。电暖气、微波炉、饼干、奶粉、童车、衣服、玩具等,一应俱全,宛如一个温馨小家。医生说他来到医院后,体重长了6斤。
主治医生王德翠介绍说,党吉顺刚到医院时病情非常严重,专家救治小组进行了病历讨论和再次会诊,并做了血生化、彩超、结核菌素试验等一系列检查,党吉顺被临床确诊为重症多器官结核(肺结核并肺不张、肺内继发感染,纵隔淋巴结结核,胸椎结核并椎旁脓肿,脑结核、脑积水),同时肝脾肿大,并患有缺铁性贫血。
照顾重症患儿困难重重,“爱心妈妈”曹学琴回忆到,党吉顺虽然近两岁,但刚来时只能躺着,连站也不会,而且不会说话,总是大哭,嗜睡,呕吐,“第一次值班喂饭时,他吐了我一身。”小吉顺不仅受病痛折磨,还有心灵创伤,“起初他表情很不安定,周围有点小动静,他反应很强烈。由于从小缺失母爱,喜欢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吸吮。”
让医护人员欣慰的是,经过一阶段治疗,病情明显好转。“2个月时,体温已经很稳定,现在肺部、脑部、肝脾都有了很大好转,贫血状况也得到改善。”正月初七,王德翠还把患儿资料传到北京胸科医院,治疗方案得到上级专家的认可,对方认为,如此重的病情恢复到现在这般效果,在国内实属罕见。
新闻推荐
滨州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71方 仅是全国的1/8 滨州每年缺水6亿方
□本报记者 李成强 通 讯 员 任建峰本报讯 昨天是第十八个“世界水日”。昨天,市水利局在渤海七路,向...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