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玉田 通讯员 吕昌业
在高新区,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发展”和“创新”这两个词。高新区以“二次创业、跨越发展”为主题,提出了“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围绕一个目标”,三年内使全区经济总量翻一番;“实施两大战略”,即项目立区、科技兴区战略;“打好三个硬仗”,即打好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城市建设仗;“提升四个功能”,即提升产业集聚、科技引领、新城带动、创新示范功能。
“产业发展需要‘套餐\’,但再也不是挖到篮子就是菜”。通过招商引资扩大经济总量,提升高新区产业聚集功能,这是时代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
从2001年开始,高新区从一片庄稼地发展成为现在的模样。去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亿元,工业总产值8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税收总收入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8亿元,分别是启动当年的10倍、19.6倍、98.3倍、13.3倍、95.8倍。尽管如此,高新区的负责同志却头脑清醒:去年全区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只占全市总量的8%、9%和9%,在全市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不够突出,分量不够重。而与莱芜高新区同年启动的滨州开发区,三年内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30%以上,到2011年建区10周年之际,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力争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高新区突出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骨干企业招商,力争每年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招商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力争每年新开工大项目和投产大项目均不少于15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35%左右,三年发展和产业调整,使高新区经济总量翻一番。
二次创业的核心是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聚集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实现全区跨越式发展,以此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标尺
去年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了51%。目前,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家,占全市的一半。朗进科技、山东力创、泰丰纺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正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而现有企业大多数比较孤立,多位于产业上游,缺少产业龙头企业和终端企业,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出了具体要求。新的政策规定对莱芜市餐饮行业的运作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莱芜市各大酒店、餐饮...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