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笑
通 讯 员 颜斌 张陶江
本报讯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烈士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今年滨州市祭扫活动与往年相比,呈现文明、进步、平安的特点。
据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颜斌介绍,今年滨州市清明祭扫从公祭到私祭不断升温。清明节全市祭扫人数高达百万人次,以单位和聚家祭扫为主,呈先缅怀先烈、后祭祀祖先态势。单位公祭主要集中在4月1日和2日,举家私祭多数集中在4月3、4、5日三天小长假里,清明节当天全民祭扫达到最高峰。
此外,祭扫内容和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在祭扫过程中未发生火灾。祭扫活动已与野外踏青、亲友团聚融为一体,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节焚烧纸电器、别墅、汽车和放炮等陋习也正在逐渐消退,敬献一束鲜花、燃起一炷香火、播放一段哀乐、深深鞠上一躬的人多了,进步的祭奠方式成为主流。
新闻推荐
近年来,由于滨州市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些村落也成为了“城中村”。近日,山柳刘、山柳杜两个“城中村”的拆迁工作全面启动。图为山柳刘村拆迁现场。本报记者 吴静 摄...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