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人员给貉子喂食。
□本报记者 李昌 见习记者 陈南
近期随着政府挤压行业泡沫控制物价的铁腕,一股冲击波同样引发皮草原皮行情震荡不安。据记者梳理,1997年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整体滑坡,历经之后三年调整,2000年毛皮行业开始进入上扬期,2006年貂皮价格涨到350元/张。时过境迁,10年之后该行业却再次陷入冰冻期,历史惊人地重演,让起伏不定的毛皮市场更加扑朔迷离。
记者连日来对渤海湾一带水貂养殖进行了调查,挖掘养殖户、小商贩、服装加工企业间的利益链,试图从中寻到影响市民消费的冲击波。
养殖如履薄冰
6月3日,沾化县富国西北角富源养殖厂,陈伟(化名)忙于改造养殖厂的变电站。毕竟已达4000多只皮草动物的养殖量,考验着养殖厂的供电能力。
做了十几年水貂养殖的陈伟,前不久前往招远金都皮革城“探城”之后,他打消了减小养殖厂规模的念头。面对皮革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他确信未来的渤海湾水貂养殖“有钱可图”。
在陈伟的记忆里,2007年底水貂养殖进入“冰河期”,“当时每张公皮价格降至160元,母皮跌至70元。”不少养殖户很受伤。
事实上,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皮价反而有所上扬,不过,还是没能挽救不少水貂养殖散户,据了解,在这场危机中,渤海湾只有少数“实力派”养殖户得以维持生计。
“养得好,不如卖得好。”陈伟说,几经波折的渤海湾水貂养殖如今风雨飘摇,今年的前景看好,但多数养殖户期待抓住下半年新皮上市这根救命“稻草”。
陈伟是生意精。2007年骤然下跌的皮价让不少同行赔惨了,可他没像其他养殖户一样低价出手,而是将水貂、貉子、狐狸等计2000多张原皮库存起来。他在观望中咬牙挺过了2008年,直到2009年皮价走出泥潭后,他才出手。“挽回30万元的损失。”陈伟说,他出手时的水貂皮价回升到260元/张。
据记者调查,去年40年不遇的严冬救了裘皮企业,同时为养殖户带来“起死回生”的机会。几经起伏,陈伟对未来的行情透着几份镇静。
养殖加工合拢
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让陈伟捉摸不透,为规避风险,他想出养殖和服装加工合并的经营策略。去年年底,行情萎蔫困局里,他跑市场,找熟人,苦苦寻觅稳定营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伟找到了做服装加工生意的亲戚,“入伙搞加工。”他说,皮价高时直接出手,价低时把自家的皮子做成衣服赚取成品价。
加工出来的皮衣销售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为此,陈伟试探性地在市区渤海7路开起一家裘皮行。皮衣销售沾了寒冷的光,销售情况远超过预想,“当时心里不踏实,总担心卖不动。”如今,他打消了顾虑,这双剑合并的模式,让他愈发有底气。
“今年皮价会在震荡中涨价。”陈伟大胆的预测。
他对未来市场的信心,还来源于2009年底貉皮市场率先“亮绿灯”的信号。养殖户逐渐从成本养殖时代的阴霾中走出来,水皮价格在半个月左右从240元飙升到320元。“这期间很多养殖户想放弃养殖。”陈伟说,看到行情的快速恢复,犹如一支强心剂,引发养殖户惜货。
近期市场皮张上市量稳定,成交量偏少,价格稳中微落,这是近期来市场一直发展的主题。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原皮市场上,过去是生产企业引导价格跌宕起伏,生产行情好,皮张流动量就大,养殖户产量就会增加,然后因为皮张产量大于用量时,价格下跌。现在行情变了,养殖业主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它不是因为用量影响价格变化,而是随着经济形势和物价水平波动。
期待行情转暖
眼下正值水貂、貉子幼仔分窝期,大量水貂幼仔“吱吱”尖叫挤在成排的铁笼子内,一名养殖工人拎着铁桶为幼仔喂水。陈伟告诉记者,随后3个月是幼仔成长期,喂食量增加带来成本飙升。
“不少养殖户都是在这种青黄不接时节撑不住的。”他说,肉骨粉、鱼粉、蛋黄、玉米面等饲料价格上扬,这直接导致养殖成本飙升。“加上人工和水电等,每天的成本在2000元以上。”
高成本低皮价的困境里,像陈伟一样该县还有大小30余家养殖厂,记者走访发现,在饱受2007年以来的创伤之后,养殖户信心受挫。高风险下,养殖户在水貂、貉子、狐狸等毛皮动物养殖中会选择稳定性好的——水貂。
与此同时,陈伟为养殖户算起一笔账,在2006年好市场前景里,投资10万元的话,当年就能回本。“一人能养200只水貂。”他掐着算来,四口之家就能饲养上千只水貂,按照每张皮子获利100元的保守价来算,每年有10万元的收入。
今年招远金都皮革城招商的消息,牵动着渤海湾不少养殖户,陈伟与妻子合计着去
投资的可行性。但选择的去留要看今年秋季的皮草行情,“皮价会转暖。”他预测着,话语间透着肯定。
裘皮服装向好
滨州向好的行情,让陈伟心里有数了,为此,他为自家的裘皮注册了商标。近期他和妻子合计着扩大规模,“另外想上一套机械养殖设备。”他说,搞自产自销的同时,想法降到成本。
虽然是夏季,陈伟的裘皮行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士驻足,一名服务员与顾客交谈着。
不过,陈伟看好的正是潜在的市场潜力,“欧洲每千人就有一件裘皮。”他说,较欧洲同等气候环境下的大中城市,国内每十万人不见得有一件裘皮。
可让陈伟始料未及的是,刚开业的裘皮行销量看好,这让他有些惊讶。为此,他预测随着滨州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潜在的市场会逐步升温。
来自中国毛皮网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4月份,水貂等毛皮价格稳中有进,公皮价格在210元——250元间,母皮在130元——180元间。
“养的好不如卖的好。”陈第二次提到这句话,他认为毛皮行业有一些规律可寻,“有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之说。”而在一年中毛皮交易又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不过,盯好变动的行情,见缝插针便能有钱可图。
毛皮市场经历3年的萎蔫和重创后,能否像陈伟预测的那样出现拐点,还有待市场的敲打……
新闻推荐
□通讯员 李长杰“蚂蚱蚂蚱,剩个茬茬。”一句农谚给这小虫扣上了一辈子也摘不掉的“反面形象”的帽子。可是沾化县富源街道办...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