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滨州新闻 > 正文

高维生滨州只有到了收获时节从忙碌的身影垛满了麦捆的

来源:鲁北晚报 2010-06-22 18:35   https://www.yybnet.net/

□高维生(滨州)  

只有到了收获时节,从忙碌的身影、垛满了麦捆的毛驴车、农用三轮车扬起的灰尘中,你才能真正理解乡村。

清晨人们在沉睡之中。听不到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话语声,卫生间哗哗的淌水声。走出楼道,在天空下,伸腿,扩胸,慢慢地运动。沿着通往郊外的柏油路跑着,路的尽头便能看到麦地。

老人比初升的太阳更早来到,徘徊在轻风涌动的麦浪间,他抚摸饱满的麦粒,感受麦芒的针剌。岁月压得身子微驼,他倒背着手,多筋骨的手交叉在一起,像抛进海底的铁锚,贴头皮生的短茬的花白头发,一根根竖立。麦子在风中波动鲜活的生命,预告丰收的喜悦。老人一生的痛苦与欢乐都和麦子密切相连,当金黄染遍平原,毒日晒得人挤出如雨的汗水时,乡村按捺不住了,人们奔走相告,为了收获准备着。老人却沉稳,这把年纪距青春远了,虽然骨子里的血性未改,但岁月沧桑的磨练,使老人有足够的耐心。这不是初次较量,对手的性情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几阵狗吠,乡村走进夜的深处,孤灯挑尽未成眠。老人取出闲置的镰刀,在磨刀石上霍霍推移,铁石溅击在古老的夜里。尽管年轻人建议,雇一台机器减少劳动强度,在雨季来临之前抢收完。老人不同意,人与麦子、人与大地的沟通,是任何东西替代不了。

我理解老人。平原上空弥漫黄河滩吹来的细腻风沙,在街头书刊亭,我买了一本杂志,被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吸引住。这时节,我每天按时起床,伫望绵绵雨丝,甬路旁柳树的枝条在风雨中摇摆。

麦子放情地吮吸着天赐甘露。老人是否戴着斗笠,穿过泥泞的路来到麦子中间。

雨停了。我仍如往日跑向麦地,也期待再次遇见老人。一场雨麦子变得成熟迷人,麦地没有老人的影子,我沉不住气了。淡淡的雾包围了村庄,村头人影幢幢,我很想走过去,随便找人问问。

背着书包上学的男孩穿行麦地。我急忙迎上去打听老人家的情况,是不是出远门了。男孩子漠然地盯住我说他死了,前几天下雨的时候。

男孩子走了,对曾经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阳光涂在他单薄的背上。老人终于等不到那日子,撒手西去,熬尽气血的人,无法同麦子抗衡了。

麦子被抢收光了,只剩下麦茬子,场院堆满了新麦,脱粒机轰鸣,空气中有搅不散的香气。

摆脱不掉灰色的阴影。我坚持跑步,但不愿重踏旧路,决定改变路线,往另一个方向跑。让老人、麦地更深刻更完美地保存在心中。后来我忍耐不住折磨跑向麦地,升起的太阳,布谷鸟的叫声像是老人游荡的魂灵,守望着平原的麦子。恍惚中看见老人疼爱地拾起被人掐断丢弃的麦子,吹去沾染的尘土送进嘴里嚼着,像品尝陈年老窖。

其实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件小事,我却忘不了。

新闻推荐

说起卧单纯粹是老滨县滴方言它是寒冬已过睡觉盖棉被太

说起卧单,纯粹是老滨县滴方言。它是寒冬已过,睡觉盖棉被太热,盖毛巾被木钱买不起,便经简单缝制后当毛巾被用滴卧具。知不道老滨县人为啥管它叫卧单。这种卧单一般是待夏天用滴。记得小时候,天...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高维生滨州只有到了收获时节从忙碌的身影垛满了麦捆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