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迎宾
本报讯 昨天是2010年高考的第一天,上午9:00-11:30,首门科目语文开考。7时,本报记者来到滨州市高考考点之一的滨城区一中考点。
考场门口已经早早拉起了警戒线,为考生开辟出一条考生专用通道。警戒线一边,几位民警守住校门维持秩序,另一边则是排列整齐的送考车队整装待发,三三两两的考生在警戒线外焦急地等候,场面略显冷清。而此时,马路对面的热闹场面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早早赶来的高考志愿者们正在撑凉棚、摆座位、准备矿泉水,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的功夫,五颜六色的凉棚就连接成了一条彩色的长龙,服务工作准备就绪。
来自山东英才学院的几名志愿者趁着时间尚早,围坐在一起吃起了早餐。志愿者尹文娟告诉记者,她们早上5点半就起床,和其他三位同学骑电动车来到这里,希望给考生及考生家长提供一些服务。尹文娟告诉记者,她们的服务主要是为考生家长提供凉棚、座位和矿泉水,以及为考生家长提供一些咨询服务等。“我就是一中毕业的,现在回过头来为学弟学妹们服务,看着他们从这里走向考场,心情非常激动,衷心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轻松上阵放手一搏,学弟学妹,加油!”
同为志愿者的大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高考对于自己来说已是过去式了,但此时此刻,再次近距离地接触高考,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仍让他觉得有些紧张。他希望通过本报告诉学弟学妹们,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困难,挺过去,你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新闻推荐
滨州经济开发区宣传办公室主任钱杰滨州经济开发区新闻宣传工作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总体目标,围绕“发展环境优化年、基础设施建设年、企业发展服务年、项目建设年、质量效益...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