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3924000热线讯 “再便宜点吧?”“最少4块,你问问吧,都是这个价。”一乘客正与“小蹦蹦”司机讨价还价,6月2日11时许,记者在滨州汽车总站看到了这样一幕。
记者调查发现,新车站运营后,“小蹦蹦”又开始“冒泡”。在新车站东侧公交站牌附近,几辆改造过的三轮车冒着黑烟转来转去。站牌是101路等公交车的始发站点,为拉到更多的活,公交站牌成了“小蹦蹦”司机们的“根据地”。
■乘客接受:“小蹦蹦”省时价低
“坐‘蹦蹦\’比做公交车既省时间又便宜。”送女友去外地的小张告诉记者,他本身对公交线路不是很了解,可打的又觉得贵,“就是图个省时省钱”。
据附近居民介绍,5月1日新车站开始正式营运,这些“小蹦蹦”随后就出现了。而拉客的三轮车之所以会在站牌附近聚集,是因为此处离新车站较近,不少在车站内下车没有亲朋好友来接的乘客,会来此处寻找去市区的车辆。
“公交车站在这里,可是公交车要等一段时间才发车。坐‘小蹦蹦\’跟乘坐出租车相比,价钱便宜很多,挺方便的。”一乘客告诉记者。
■的哥闹心:抢生意乱了市场
在“小蹦蹦”聚集点的马路对面停着一排出租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的哥的姐后得知,多数出租车司机反映“小蹦蹦”抢了他们的生意。
“这些‘小蹦蹦\’对我们的生意影响不小。他们投入很少的成本,就可以出来拉客赚钱,价钱方面会比我们便宜很多。他们的车就是在三轮车上搭个棚子,放几个马扎,坐在这种车里太危险了。”一位的哥告诉记者。
“他们的收费也不正规。”另一位的哥也愤愤不平,“他们没有计价器,收费全凭乱说价。而且,本地人乘坐‘小蹦蹦\’的话相对便宜些,要是外地人坐他们的车,他们会往死里‘宰\’你。遇到堵车或看着乘客赶时间的话,他们收费要比打的还贵。”
■记者调查: “小蹦蹦”有卷土重来之势
据记者调查,2005年以前,由于当时公交车班次较少,加上民众消费水平及观念的因素,“小蹦蹦”在滨州较为流行。
“当时‘小蹦蹦\’满街跑,开出租车的很难。”有着十多年出租车驾龄的胡师傅说,当时出租车很少,很多市民还接受不了出租车3元的起步价。
2005年,滨州市相关部门对交通运输市场进行了整顿,大受欢迎的“小蹦蹦”终遭夭折,出租车走进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虽然当时很多人还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地他们的观念还是转变了过来。”胡师傅介绍说,与“小蹦蹦”的锐减相对应,出租车的数量开始增加。近几年间,“小蹦蹦”也曾露头,但始终未成气候。
“小蹦蹦”司机们借助新客运站搬迁的时机,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对于这支交通运输大军中的“游击队”,市民认为够便宜却够不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李昌 本报讯 7日上午,全市宣传部长座谈会召开。六县四区、滨州传媒集团下属媒体等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发...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