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为王银华同学颁发荣誉证书
“能为挽救他人的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自豪!”6月29日,滨州市学生王银华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为山东省24岁男性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本报记者 吴 静
通 讯 员 房向东
■只要配型成功就捐
23岁的王银华是沾化县人民医院职工子女,是天津工业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王银华积极报名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并于2008年10月加入中华骨髓库天津分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谈起这次捐献骨髓的话题,用王银华的话来说,那就是“幸运”:“5月中旬,我就读的学校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天津管理中心来函,函上说我与24岁的山东籍男性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来经过高分辨检测和体检,两人各项指标匹配,具备移植条件。当时觉得特别幸运,只要配型成功就捐。”
■医生怀疑是我自己签的名
配型成功后,王银华本人及其家长都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天津红十字工作人员曾一度怀疑我是否真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认为我是自己在家长告知上偷偷签的字。”6月30日出院时,王银华的父母赶过来看望他,见到家长都那么支持,这让红十字工作人员都感到很惊讶。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王银华于6月25日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做捐献前的准备,6月29日下午,23岁的王银华在护士的陪同下走进了血液病研究所的血液治疗室,采集造血干细胞。6月30日晚上,来不及过多休息的王银华,就急匆匆地出院了,因为明天是他的毕业典礼。
■希望患者能尽快康复
问及整个捐献过程,王银华也只是轻描淡写:“自己胆子比较大,再说我从小就是在医院长大的,见的多了,没感觉到害怕,再说我现在恢复得还可以,多休息休息就没问题了,现在最希望那名患者能尽快康复。”
为挽救一名“80后”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同样是“80后”的王银华,在即将毕业之际,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捐献骨髓,为一名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卫建通 讯 员 刘珍 陈德泽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交警支队获悉,今年上半年,滨州市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万余起,拘留401人,...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