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鲁北海产品市场(资料图)
8月6日,鲁北水产品批发市场内一片忙碌景象
渤海海鲜盯上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像蒋善凤一样,海产商们运出了渤海湾的海产,也将黄海、东海及东南亚海域的虾皮、海米、琵琶虾等海产带到了鲁北水产市场。张瑞平说,如今的市场销售网辐射全国各地及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交易高峰日流动人口达1.5万人,2009年实现交易额20亿元。”他说,去年该市场被列为山东省十大水产品批发市场之首。
据该镇政府信息室负责人张学福介绍,上月按照沾化县海洋渔业部门的要求,他将上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相关资料已上交县主管部门。据张学福透漏,目前该认证处于待批中。
对于以上的大胆设想,张学福很激动,毕竟申请成功的话,能对市场及渤海海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张瑞平也对认证表示期待。他认为,这是渤海湾打造自己品牌的关键一步。
一万余人忙翻天
就在8个小时前,该市场上车水马龙拥挤不堪,摊位一个接一个,车辆排成十字形,像乌贼、马口鱼、红虾、白虾、面条鱼等海产应有尽有。“有捡货的、有装卸的、有交易的。”张瑞平说,据他们市场管理人员统计,人数最多时高达1万多人,而这样的盛况每天清晨四五点钟都会上演。
事实上,即便是休渔期内,各地海鲜客商也未曾打消逐利的谋划,相反有经验的海产商提前备了“粮”,靠经验赚钱的博弈就像赌博。多数临海市场都因休渔期“断粮”,像蒋善凤一样,多数客商看好的就是鲁北水产市场的“这边独好”。
对于市场的货源丰盈,张瑞平解释称,“拓展流通渠道”是该市场淡季或休渔期“海味十足”的关键。另据其介绍,市场内的海鲜冷储也是补充货源的另一秘诀。
无利不起早,即便是午间,市场内也不闲暇,当地渔民加工海鲜,装卸货物。张瑞平介绍,往年用来做鱼粉、食品添加剂、虾片等的“海肥”,今年却成了香饽饽。“去年这种‘海肥\’也就3毛钱一斤,而今年这些下脚料也得7毛钱一斤。”
一股由市场带来的财富潮正在无形中改变着周边村民的生活。记者观察,以鲁北水产市场为核心,冯家镇的新建筑比比皆是,即便是阴雨天气,几家户主依旧没有停止“轰鸣”的机器。事实上,自1996年该市场筹建以来,由此带来的变化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2000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各地客商开始到此掘金。”张瑞平说,目前市场正在谋划下一步的发展。
从本地海货为主到吸引南方沿海城市眼球,张瑞平想都没想过会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海鲜生意也改变了冯家渔民原有的营生方式,从渔船到倒卖海鲜,从冷藏到跑外地市场,一股由保守到开放的海产商生活席卷当地,并且这个过程每天都在上演。
外商久住寻商机
8月6日,细雨蒙蒙,鲁北水产市场内平静了很多。在市场负责人张瑞平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蒋善凤的住处。他所在的宾馆其实就是海鲜市场店面的二层小楼,据记者观察像这样的海鲜批发兼营宾馆有10多家。
蒋善凤把时间回拨到一月前,他记得那天是7月1日下午,在朋友的推荐下,他踏上了北上的“淘金路”。
当天15:00至20:30许,从台州到滨州,千里之遥,近6个小时的颠簸,蒋善凤到达冯家镇时已是夜色阑珊。带着一身疲惫,蒋善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察市场,当晚与住处海鲜老板一席话,他抱着“稳赚”的信心入睡。
“南方人口浅。”蒋善凤说,考察后他感觉渤海湾海鲜与台州海鲜在口味上有很大区别,刚开始他担心渤海虾皮的“盐重”会影响销售,“就试探性的往回运了一车虾皮”,经过销售发现,出货后在当地的销售不错,影响不是很大。
休渔期内,该市场内依旧海鲜货足,“冷藏量增大”成为市场依旧火爆的关键。“40多个冷藏厂。”张瑞平说,该镇储货量超过600吨的冷藏厂近30家,充足的货源突破了市场的“季节性”的发展瓶颈。
为此,蒋善凤暂时在市场内“安家”,转眼就是一个半月,眼见着休渔期就要结束了。“近几天就回台州。”他说,等休渔期结束后,海鲜量会迅速上升,在老家捣腾海鲜就比较省心。
值得注意的是,像蒋善凤一样,在该市场内住着不少外商,张瑞平介绍,来自福建、河北、广东等地的客商会选择暂住,通过当地物流将海鲜运到千里之外。
□本报记者 李昌
“往老家运了3次货,算起来有20多吨。”从浙江台州到沾化冯家“淘金”的蒋善凤说,通过本地物流向台州贩运海鲜“有得赚”。
位于冯家镇的鲁北水产品批发市场是海货的集散地,同时这里也成为外商的“淘金场”。像蒋善凤一样,来自福建、浙江、河北、辽宁等地的生意人闻“腥”而至,使北方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响了名。尽管休渔带来的波折每年都会上演,但在今年渤海湾“不出货”的困局下,休渔期所带来的市场冲击波愈发引人注目。
事实上,即便是休渔期内,海产商们也未停止过海鲜收售大战,一批批海货跟随他们的脚步辗转腾挪。像寿光蔬菜市场一样,在上述市场内从浙江发来的海产转一圈,指不定还会回到浙江当地人的餐桌上。
核心提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王磊 通 讯 员 阚劲松 李明 本报讯 8月6日至8月10日,滨州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集中开...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