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外甥到了一周岁。周岁正是咿呀学语的年纪,一家人教着外甥说话。
外甥最先说的是“妈妈”。起因是我的书橱上有一座搪瓷马,外甥看见了,用手指指点点,我便教着他发音:“马”。没用几次,小家伙会说了,一见那座搪瓷马,便说个不停。妈妈与马发音差不多,一家人便反复教外甥说“妈妈”。也许是母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也许是“妈妈”的发音最简单,外甥最先会叫妈妈,而且一喊就是好几声,乐得女儿了不得,抱住外甥亲个不停。
女婿在乡镇工作,一周回来一次,可能是外甥想念爸爸,便不分时候,喊起“爸爸”。有时候也闹些笑话,我们当地人管脏东西叫“巴巴”,外甥有时候便混淆了两者的关系,乱叫起来,有时候还嘿嘿笑着。
最难训练的是叫“姥爷、姥娘”。我们全家人,加上亲家母,反复训练、诱导,外甥就是不为所动。是不会叫,还是不想叫?反正一提这两个字眼,外甥就嘿嘿笑着跑开。不叫姥爷不要紧,外甥竟然男女不分,别出心裁地喊我“奶奶”,笑得全家人前仰后合。每天中午我都要将卧室的门关闭睡午觉,外甥便不断地骚扰我,前去敲击我的门,嘴里不停地喊着“奶奶”。我就笑话他:“你分不分男女啊,叫姥爷!”小家伙转身就跑。
小家伙不论在家里还是外出,嘴里都嘟囔不停。看见风扇、空调,小家伙便用食指指着喊:“电、电”,并命令大人打开。到了外面,小家伙对汽车很感兴趣,便一辆一辆地数:“个、个”。每天我都买馒头回家,外甥看见我手里的馒头,便喊着“馍馍”。外甥大概记住了馍馍是圆形的,有一天,我带着他去广场玩,看见了训练仪器上的圆形盖子,外甥大喊着“馍馍、馍馍”。
女儿给小家伙买了两本小画书,一家人便教着外甥认识上面的动物和植物。外甥记性很好,记住了每幅画的特征。妻子掀开画册,指着“辣椒”让外甥看,外甥立即做出吃辣椒的动作,嘴里发出“嘶嘶啦啦”怕辣的声音;妻子找到老虎,外甥马上憋住嗓子,压低声音,发出“呜呜”的吼声;掀到西瓜一页,外甥扬起右手,大喊一声:“割!”
□舒 琦(滨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王希彤 见习记者 守超 振虎 晚报15505430155热线讯 记者在医院了解到,因煤气罐漏气而被...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