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一场大风把滨州的气温拉下了10多度,凛冽的东北风一夜之间把这座前日还暖洋洋的城市提前送入了冬季,羽绒服、皮手套、护膝、保暖衣等过冬衣服在小区和大街上闪亮登场,与此同时,各商城和专卖店的冬装也在此抓紧时机迅速上市。
10月25日,尽管东北风有些冷,但市区渤海七路的各大商城和服装专卖店内却是商机无限,不少市民纷纷走进商场提前选购过冬衣服,与此同时,一些商家也对此深感无奈。
“今年冬天来的有些早。”一运动品牌专卖店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现在店内积压着大量秋装,而突然的两次降温让秋装销售进入了冬季,“特别是昨晚的降温,简直太突然了。”该店员收拾着打折的秋装说,23日温暖的阳光也曾让他看到希望,本想趁着机会多卖点的专卖店在今早打出了3折秋装处理的招牌。
“秋风秋雨愁煞人”对于这个短暂的秋季,许多服装经营商表示他们被晃得不轻。“秋装压货是肯定的,但今年或许会多点,没想到这降温太突然了。”大观园商场旁边的一专卖店老板如实说。
早就预料今年秋天短,但没想到温度降得会这么厉害,做服装生意的李莉说,昨日的降温让她看到了秋装销售的尾巴,气温回升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即使对秋装而言也是无力回天的,李莉坦言,温度骤降让刚上市一个多月的秋装销售很无奈。
与1个月前秋装低调上市不同,今年冬装价位高得让不少市民咋舌。25日上午,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商场发现,普通一件羽绒服价格都在600元左右,在一家商场,一件不起眼的羽绒服竟卖出了1749元的高价。
折后、新款、涨价等词几乎成了每个冬装销售人员的口头禅。世豪商城内一销售人员介绍,今冬服装涨价是个大趋势,虽然每年冬装都会在上市之初有10%——20%的涨价趋势,但今年的价格涨幅却是近几年来最大的。
归咎价格飞涨的原因,销售人员认为,棉花价格上涨是冬装涨价的直接原因。“千年难遇的寒冬,也是冬装涨价的原因。”一些销售人员表示,冬装只所以能高调高价上市与媒体宣传的“千年寒冬”不无关系。
记者在几家商城发现,尽管温度骤降但冬装的销售却并非火爆,不少购物市民反映,价格是他们最关注的,气温回升和价格微掉是不少市民普遍抱有的心态。但也有一些市民认为,冬装早晚也得买,趁现在价格还可以就买下来,尽管对此价也不满意但面对气温骤降的冲击还是选择“低头”。
新闻推荐
城市美容师 你们辛苦了 滨州市庆祝山东省第十六届环卫工人节大会召开
□本报记者 王磊 通 讯 员 阚劲松本报讯 今天,是山东省第十六届“环卫工人节”。10月25日,滨州...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