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烧制的砖坯
■取土留下的深坑
>>坯块成行 生产如火如荼
26日,根据张先生的指引,记者在里则街道办事处与杨柳雪镇交界处,看到了几家砖窑厂。走进其中一家,记者看到已经烧制好的红色砖块及等待入窑的灰色砖坯,按照种类成行地排放在窑场内。据目测,该砖窑面积约有十余亩地,里面堆满了砖坯及成品。
该砖窑厂南侧巨大的土堆旁,切割、制造粘土砖坯的机器正在加紧作业,工人们也正顶着烈日加工、运转砖坯。记者看到,短短几分钟内,上千块砖坯就被制造、切割并被转运妥当。
“你们用的这些土是哪里来的?”记者问。
“买来的。老百姓整地、挖沟、挖池塘时我们收来屯在这里的。”工作人员说。
□本报记者
晚报15505430155热线讯 近年来,国家为保护土地和减少资源浪费,出台政策禁止烧制、使用实心粘土砖。近日,滨州市开发区里则街道办事处的李先生致电本报称,在其村庄附近还有砖窑厂烧制粘土砖。
>>为了取土 砖厂四处挖坑
“你们这个砖窑厂年数不短了吧?”记者问。
“20多年了。是梁家村委会(属里则街道办事处)办的。”工作人员说。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该砖窑厂北侧不到三四米的距离内,有一个深坑。深坑长约500米,宽也有50多米,沟底积水,水面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就有5米多。不仅如此,该窑厂东侧、西侧也有类似的深坑。
记者指着东侧的深坑,问附近的工作人员,“这坑是你们挖的吗?”
“这个是东边刘家村的砖窑厂取土时挖的。北边的坑是我们挖的。”同时,该工作人员也承认这些土是用作了砖窑厂的生产。
>>国家为什么要禁止
生产使用粘土砖
据悉,烧制使用实心的黏土砖,既占用土地又浪费能源。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大量的实心黏土砖,具有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利用废渣、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建筑功能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政策出台前,全国有砖瓦企业12万个,占地6000多亿块标砖,取土14.3亿立方米,相当于毁坏土地120万亩;其生产能耗每年约6000万吨标煤,每年仅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和北方采暖能耗合计就占我国全年能耗总量的15%以上;仅烧砖每年就排放二氧化碳1.7亿吨;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排放2亿多吨煤矸石和粉煤灰,历年堆积的废渣达70多亿吨,占用土地100多万亩。因此,禁止生产使用粘土砖,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 不仅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而且是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需要。
既然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粘土实心砖,砖窑厂为什么还要继续生产?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对有关企业进行整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牟茹茹通 讯 员 王海亭本报讯 赤日炎炎,暑期熏蒸,当我们正在抱怨酷暑天气下高温工作的同时,那些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环卫工却在默默工作。...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