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庆磊 通讯员 吴敬峰
今年5月初,河南籍男子江云海利用假证件到滨州一家服装公司应聘。工作没几天,他就突然消失了,和他一起不见的还有价值6万余元的货物。但是“聪明”总被“聪明”误,民警利用江云海无意中泄露的一个电话号码,最终将他抓获。
>>>新招来的驾驶员卷走一车服装
今年5月11日,滨州一家服装公司在滨州市劳务市场招了一名自称叫“任鹏”的驾驶员。“任鹏”刚到公司上班时,都由老驾驶员带着送货。5月16日这天,由于公司老驾驶员请假,老板王某看“任鹏”忠厚老实,这几天来干活也很勤奋,就让“任鹏”一个人送货到托运处。
上午9点,“任鹏”驾驶一辆货车从厂里出发,车上装有价值64782元的服装。但是一个上午过去了,仍不见“任鹏”返回。老板开始着急起来,不断拨打“任鹏”的电话,可手机一直关机,无法联系。
下午6时许,公司老驾驶员突然收到“任鹏”发的一条短信:“对不起,不想在这里干了,车上的货已发出,对方该付的货款还没有付掉,车停在五四转盘……”接到短信后,老驾驶员赶紧向公司领导汇报,公司也迅速派人去找寻“任鹏”驾驶的车辆。按照短信上说的方位,众人果然在一小区附近找到了那辆货车。
由于当时天已经黑了,而且出库单上都有货号,公司人员以为车上的货已发出去,也就没再深究。第二天一早,老板王某发现货号上的数字有些不对,于是派公司老驾驶员到各托运处查货号,才知道那些货根本就没有发出,估计已被“任鹏”卷走甩卖。5月17日下午,王某来到滨城公安分局报案。
>>>一个手机号码成为重要线索
办案民警经过调查发现,“任鹏”应聘时使用的身份证、驾驶证均系伪造。种种迹象表明,嫌疑人作案前就蓄谋已久。由于一时无法确认嫌疑人的身份,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此时,办案民警通过侦查手段,发现了一个很可能与“任鹏”相关的电话号码。警方随后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一条供货信息,一个姓江的人说有蛋糕机出售,并留下一个电话号码。为了查清江某与“任鹏”之间的关系,民警特地办了一个北京号码的手机卡假扮买主,与江某取得了联系。
一开始,得知买主来自北京,电话里江某的态度还是显得非常谨慎。他声称自己人在河南,如果只买一台蛋糕机,赚不了几个钱,不想做这笔生意。为了吊住江某的胃口,同时不引起他的怀疑,时隔不久,办案民警再次和江某取得了联系。办案民警称,和合伙人商量之后,决定一次性购买4台蛋糕机,而且很快答应了江某每台3500元的要价。
在不小的利润面前,江某渐渐放松了警惕,没过多久,他就将蛋糕机的产品说明和身份资料传真了过来。
>>>民警假扮买主 嫌疑人自投罗网
从传真的资料看,江某名叫江云海,河南郑州人。经过对江云海资料的仔细核查,办案民警认定江云海就是犯罪嫌疑人“任鹏”。
在办案民警和江云海之后的联系过程中,仍然发现他很警惕。一开始,他一再坚持以快递的方式发货,避免直接见面。此时,办案民警再次与嫌疑人斗智斗勇。他们在电话中称,因为没有使用蛋糕机的经验,又急于开店,很想当面验货并学习蛋糕机的使用方式。再三周旋之下,江云海终于答应当面交货。
7月18日,民警远赴河南郑州。当日下午4时,江云海来到民警所住的宾馆谈生意时被抓获。被抓获后,江云海矢口否认自己侵占公司货物。19日,民警把他带回到滨州某服装公司,面对昔日的同事,江云海低下了头,主动交代了自己用假证应聘,然后将6万多元的货物以低价抛售的事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丽本报讯 持续多日的桑拿天气下,人们忍受着高温的炙烤。即使偶尔会有短时降雨,但雨过天晴,气温仍是居高不下。中雨、雷雨、雷阵雨,临近月底,雨水的“档期”仍然...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