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广场公厕
◎卫生质量:★★★★☆
◎便捷指数:★★★★☆
◎星级指数:★★★★☆
◎人 流 量:★★★★☆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早6:00至晚11:00
11月1日至3月31日
早6:30至晚10:00
◎配套设施:
男(8便池,5坑位)女(5坑位)
残(1坑位)
◎简介:此厕所位于市政广场内,南邻至尊门第小区。该公厕是滨州市第一座无臭化公厕。
黄河四路
渤海十六路
音乐广场
◎卫生质量:★★★★☆
◎便捷指数:★★★★★
◎星级指数:★★★★☆
◎人 流 量:★★★★☆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早6:00至晚11:00
11月1日至3月31日
早6:30至晚10:00
◎配套设施:
男(3便池,4坑位) 女(4坑位)
残(1坑位)
◎简介:此厕所位于新滨公园大门西侧,紧邻市政府大楼。双休日来公园游玩的市民较多,给游人提供了舒适的如厕环境。建设时间为2009年8月。
黄河五路
新滨公园
新滨公园公厕
北新开河公厕
◎卫生质量:★★★★☆
◎便捷指数:★★★☆☆
◎星级指数:★★★★☆
◎人 流 量:★★★☆☆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早6:00至晚11:00
11月1日至3月31日
早6:30至晚10:00
◎配套设施:
男(3便池,4坑位) 女(4坑位)
残(1便池,1坑位)
◎简介:此厕所位于北新开河附近,北侧为小区,南侧为小河。建设时间2008年8月。
渤海十五路
黄河八路
金融广场公厕
◎卫生质量:★★★★☆
◎便捷指数:★★★★★
◎星级指数:★★★★☆
◎人 流 量:★★★★☆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早6:00至晚11:00
11月1日至3月31日
早6:30至晚10:00
◎配套设施:
男(3便池,4坑位)
女(4坑位)残(1便池,1坑位)
◎简介:此厕所位于金融广场内,紧邻银座渤海八路店与汇源市场,建设时间2008年8月。
黄河八路
渤海九路
中海南门公厕
◎卫生质量:★★★★☆
◎便捷指数:★★★★★
◎星级指数:★★★★☆
◎人 流 量:★★★★☆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早6:00至晚11:00
11月1日至3月31日
早6:30至晚10:00
◎配套设施:
男(5便池,4坑位)
女(4坑位)残(1坑位)
◎简介:此厕所位于中海南门对过,紧邻丽景新园小区。建设时间为2007年8月。
黄河八路
渤海十七路
渤海十六路
黄河十路
中海东门公厕
◎卫生质量:★★★★☆
◎便捷指数:★★★☆☆
◎星级指数:★★★★☆
◎人 流 量:★★★☆☆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早6:00至晚11:00
11月1日至3月31日
早6:30至晚10:00
◎配套设施:
男(3便池,4坑位)
女(4坑位)残(1便池,1坑位)
◎简介:此厕所位于中海东门对过,东邻为奥林匹克中心,西邻为中海公园,建设时间为2008年8月。
>>网吧、快餐店等地成了市民如厕地点
“有天晚上在市区黄河五路渤海十二路一地摊吃饭,突然内急,环顾一圈也没见着有公厕,周围只有一家网吧,无奈便厚着脸皮去了网吧内的厕所。”市民张先生说,“当时进去的时候收银员一直盯着我看,问我是不是上网,便尴尬地指了指厕所,当时脸都憋红了。”
18日,记者在位于市区黄河四路渤海七路一家快餐店发现,该家快餐店坐满了顾客,这里的餐点种类很多且环境良好。记者了解到,市民来这儿的目的不仅仅是吃饭,他们还要解决一个大问题——“方便”。
“逛街途中突然内急,跑了一个路口没见到公厕,便想到此解决‘燃眉之急\’,可又碍于面子,便随便点了杯冷饮,解决问题比较重要。”市民颜先生说。
随后,记者实地探访了市区部分公厕,供市民参考。以下是市区部分公厕示意图。
>>无法如厕陷入尴尬 市民望公厕晚点“打烊”
随着气温升高,市民夜晚活动增多,不少市民喜欢晚上“练摊儿”。路边烧烤店、龙虾馆生意火爆,坐满了休闲娱乐的市民。
“一天晚上跟朋友在路边烧烤摊吃饭,哪料到烧烤摊没有厕所,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找到公厕,结果公厕却已经关门,只能找个黑暗的地方救急。”市民顾先生告诉记者,“公厕本是给市民如厕提供方便的,可是这关门时间对于喜欢‘练摊儿\’的年轻人,还是有点早了,真希望公厕可以延长开放时间,避免如厕尴尬。”
>>多数市民不知道公厕在哪儿
俗话说,人有三急,不少市民出门在外,不免内急。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开出租车已经有三年之久,对城市大街小巷的位置都了如指掌,可这哪条路上有公厕却难倒了他。
“每天开出租车要去到很多地方,吃坏肚子中途‘发作\’、内急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对每条道路都很熟悉,但找不到公厕却让我很是头疼。”张师傅告诉记者,“每天下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在路上找个厕所太难了,基本不知道公厕在哪,所以每天上车前都不敢多喝水。”
对于如厕难这一问题,市民王女士也深有感触,“前几天跟儿子一起逛街,逛到一半儿子突然嚷嚷着肚子疼,在路上走了好久都没找到公厕,无奈情急只好让儿子在路边的角落方便。”王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在路上发现公厕也不少,可一到情急了却找不到厕所,具体什么位置有公厕也想不起来,每次都只能跑回家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牟茹茹 通讯员 李明 王海亭
本报讯 公厕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形象。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流量的不断增多,如厕难成为城市的通病。
“燃眉之急”时
你能找到公厕吗?
新闻推荐
▲崔贵亭家里用上了空调 ▲供电公司职工正加班加点进行农村电气化改造□本报记者 崔畅通 讯 员 文勇 朱长芝走进滨北办事处崔集村党支...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