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翻起给孩子们买的书时刘爱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心愿直通车”活动仍在进行中,除了圆梦的孩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孩子的心愿没有实现。在此,共青团滨州市委联合本报一起呼吁社会上更多地好心人参与到“心愿直通车”的活动中来,用自己的一份爱心去圆一个孩子的梦想。
活动咨询电话:
3162068
15854326281
□本报记者 路彩云
通讯员 王赞海 周萍
“心愿直通车”活动自发起起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的心愿被一一实现,那些奉献爱心的好心人也收获了来自孩子们的真诚祝福,在这些奉献爱心的好心人里有一位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她的一举一动都让参与其中的人感动万分,“虽然我现在没那么大的能力,可我是真心想帮帮这些孩子,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失明“女强人”背后的不幸遭遇
今年38岁的刘爱华是一家盲人按摩店的老板。如果不是那副深色墨镜,谁也无法将眼前的刘爱华与失明联系到一起。“现在日子算是好过多了,想想以前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在返回按摩店的路上,刘爱华对记者讲起了她所遭遇的不幸经历。
“我这眼睛原来是好的,2007年的时候在一场意外事故中失明了,除了眼睛之外身上也受了很多伤,这个手指头也是在那场事故中没的。”刘爱华一边说着一边举起了左手,记者看到她的左手中指只剩下一截,“出了事后负责人就跑了,也没有得到任何赔偿,随后丈夫就跟我离了婚,2008年我跟11岁的儿子被婆家赶了出来。”
在娘家的救济下,刘爱华带着孩子回到了滨州老家,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她生活上举步维艰,“那个时候家里真的是揭不开锅了,平时全靠街坊邻居帮忙,娘俩那时过得都不知道是啥日子,记得有一次孩子想吃饺子,想了整整好几个月我也没让他吃上。因为没钱上学,孩子整天到处跑,我这当妈的心里难受极了。”
>>>“大家都是不幸的人,互相帮衬一把是应该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刘爱华了解盲人按摩培训的技术,在得知了她的不幸遭遇和窘迫家境后,一位好心的盲人按摩师表示愿意无偿教授刘爱华按摩技术,“就这样我慢慢地学会了按摩技术,后来听广播时得知政府可为残疾人提供创业贷款,我就主动跟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开起了这个按摩店。”
有了收入的刘爱华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回了学校,按摩店也在她的用心经营下越做越好,“现在我已经着手在市里开一家分店,在保障自己跟孩子的基本生活的同时,也想为更多的失明的人提供一个工作的地方。”说到按摩店的收入刘爱华大方地笑了笑,“不瞒你们说我开店不为挣钱,只要我跟孩子生活的钱够了。我给店里的师傅们开的工资应该是这个行业里比较高的,大家都是不幸的人,互相帮衬一把是应该的。”
>>>因为感恩 所以付出
眼睛看不见了,听广播就成为了刘爱华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我没法用眼睛看,可是还能用耳朵听啊!所以听广播就是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前段时间我从广播里听到这个‘心愿直通车\’的活动,当我得知还有这么多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书的时候我心里真得很难受,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就想尽力去帮帮这些孩子,哪怕是帮他们实现一个很微小的心愿我的心里也会好过一点。”
有了这个想法后,刘爱华就拜托店里的客人去帮她购买了一部分图书,随后又联系到了共青团滨州市委负责“心愿直通车”活动的工作人员,“我做的这点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真的想帮帮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了我也会这么去做。”
“我们老板心眼很好,从第一次听到广播里说有孩子上不起学、读不起书的时候就跟我们说她要帮帮这些孩子,后来就拜托朋友去买了这些书回来,平时跟我们在一块也很照顾我们,尽管大家都看不见,但彼此之间的帮助还是能感受到的,我一直觉得我们老板是个人才,也一直跟顾客们这样说。”在刘爱华的按摩店里工作的盲人按摩师崔师傅这样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温庆磊 通讯员 吴敬峰 7月8日,滨城公安分局打掉了一个传销团伙。这次行动的特别之处,是一位民警深入传销窝点暗做卧底,使得案件得以顺利侦...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