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苏玥(滨州)
在成为股民之前,我是一名基民。疯狂牛市下,一度持有10家基金公司的基金。
2005年6月,带着一纸研究生文凭,从火热的江城来到温暖的南国某市,我成为了一名小报记者,不是跑娱乐八卦,而是做正儿八经的时政新闻。
刚入职的一两年,基本忙于工作,对股票、基金,完全没有半点概念,银子除了存活期,根本不知道其他的理财方式。直到2006年下半年,股市越来越疯狂,5.30的半夜鸡叫,还是没挡住牛蹄狂奔的步伐。单位也有同事在炒股票,但我看着花花绿绿的大盘,完全是一头雾水,没有半点兴趣去了解。当时基金的发行也狠火热,常常很多基金1小时之内就被疯抢光了,手上攒了点小钱,于是打算买点基金。这一晃,时间就到了06年12月,上证指数到2000点,相比后来疯狂到顶的6124,才刚起步,挂3挡而已。
当时买基金,主要是看手续费,哪家的少买哪家的;二是看基金公司品牌和以往业绩。记得当开始买的时候,常常实时刷新新浪的基金净值情况,看自己的基金涨了多少,跌了多少。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到基金网查看账户情况。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当时一个星期手上的基金就涨了10%,对人的刺激还是挺大的,心想要是有100万,一个星期就是10万呀,比辛辛苦苦干1年还多。
晚上,就跑到基金网看基民的热烈讨论,哪个基金最牛,买哪一类的基金比较好,谁分红比较多等。大涨的时候,N多数米的帖子。
笔记上记着:2007年9月3日,赎回基金,总盈亏9009.69,今年总收益111168.11元。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卖基金,差不多是卖在最高峰了,有点幸运;但踏入股票市场,赶在了牛尾,然后深陷漫长的熊市,苦不堪言。也许这就是人生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新闻推荐
□通讯员 宋鹏本报滨城讯 为推动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推广滨州联通智慧校园、平安校车运营经验,加快标杆项目形成规模,8月23日,山东联通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推广会在...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