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纪方方
通 讯 员 高立逸 刘子维
本报讯 10月30日,全国秸秆循环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滨州市召开。近年来滨州市在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探索出一些新模式,秸秆利用总量450万吨左右,利用率接近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了解,滨州市大力推广秸秆制造沼气模式,每年都建设沼气池5000个以上。目前,全市沼气池达到63246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57个,大型沼气工程13个,年可消耗利用秸秆2万吨,可为农户增收节支近亿元。
同时,发展了作物秸秆—食用菌—休闲农业—菌渣—生物菌肥—盐碱地改造循环模式。经测算,每吨秸秆可生产食用菌1000斤,产生生物菌肥1700斤,可实现产值4500多元,实现利润1880元。目前,惠民、邹平、滨城、沾化四县区培育了20个食用菌种植乡镇,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家,年消化秸秆26.3万吨,蘑菇年产量达到23.67万吨。
把畜牧养殖与秸秆综合利用融为一个产业,形成农作物秸秆—青贮—养殖—沼气—农户集中供气—沼液、沼渣—有机肥—果蔬种植—生态农业观光循环模式。这个模式启动较早,目前全市六县一区全部为国家级秸杆养畜示范县。
新闻推荐
□通讯员 李艳霞 田英超 本报讯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提信心、促消费、拉内需,消费市场基本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