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忠实读者:侯玉杰 ●读报时间:2007年至今 ●关注内容:人文滨州
□本报记者 穆晓娜
自2007年《鲁北晚报》创刊,侯玉杰就开始订阅,并且一直收藏着《鲁北晚报》的创刊号。
侯玉杰一直为《鲁北晚报》“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专栏写稿,共连载刊发了一百篇。而今年开设的“蒲柳人家”百期专栏也正在连载中。历时多年笔耕不倦,侯玉杰可称得上是《鲁北晚报》最给力的作者。
>>晚报的人文滨州版内容丰富且靓丽
在侯玉杰看来,报纸的每个版面都应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且每个板块各具特色,这样一份报纸有多个板块,组合起来就抓住了相当多的读者群。而《鲁北晚报》的人文滨州版,就深深地吸引了他。
“我特别喜欢晚报的人文滨州版,觉得这是晚报最好的一个板块。比如地名故事等很多栏目都做得很好。晚报的人文滨州版其实抓住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小孩。而且读者群也不是特定的,包括一些在滨州生活的外地人,也会对滨州的人和事儿、风土人情有着浓厚的兴趣。”
侯玉杰认为《鲁北晚报》人文滨州版,不仅非常靓丽,而且很多内容都具有故事性、传奇性以及趣味性,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他还说,人文滨州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历史丰富多彩。
>>在晚报开设栏目
是偶然机会也是必然趋势
侯玉杰当初打算开办“滨州百名历史人物”时,也是考虑了很多因素,最终还是确定在《鲁北晚报》连载刊发。因为长期关注《鲁北晚报》人文滨州版,觉得自己作品的内容与晚报人文滨州版的主题非常切合。“而且对自己写作也能起到督促作用,栏目开起来后,压力也随着增加了。”侯玉杰说。
用侯玉杰的话说,在《鲁北晚报》人文滨州开设“滨州百名历史人物”是偶然机会也是必然趋势。由于长期关注《鲁北晚报》,又在晚报刊登稿件,因此渐渐地对晚报便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在《鲁北晚报》开设“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继续支持晚报 不断开创栏目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的开设在《鲁北晚报》人文滨州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侯玉杰几乎每周都会向报社发送一至两篇稿子,这些稿子都吸引了不少读者持续关注。“滨州百名历史人物”连载结束后,侯玉杰紧接着开始了他在《鲁北晚报》的第二个百期栏目——“蒲柳人家”。
侯玉杰告诉记者,写这类人文稿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阅查大量的书籍,并且需要不断地调查考证。侯玉杰笑着告诉记者:“‘滨州百名历史人物\’中有一个人物是农民起义女领袖唐赛儿,为了写她,我把中国秘密宗教专门进行研究。对现在社会上各类宗教都比较透彻了,三句话我基本上就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侯玉杰寄语>>
“《鲁北晚报》刚创刊时,虽然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是《鲁北晚报》的创刊是地方文化事业的大事,是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是活泼的面孔,也是很新颖的方式。同时,也希望《鲁北晚报》能够更加贴近滨州本地,大环境下的滨州,再多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滨州本地新闻。其次,就是报纸版面可以更灵活一些,留白再多一些,读起来会更舒服一些。”
新闻推荐
是芬芳的墨香飘洒滨州 是新闻的情结你我相逢 因为有了采编的精彩 我骄傲与你一路同行 是办报的信念从一而终 用五年...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