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娜
初识《鲁北晚报》是在2009年的冬天,就像许多的相遇都要制造一种浪漫一样,窗外是漫天纷飞的大雪,窗内是一颗焦急等待的心。朋友还没来,我在一堆报纸里打发难耐的心情,就这样我们不期而遇了——一份过期的《鲁北晚报》跳进了我的眼帘。
说实话,在看到《鲁北晚报》那四个字的刹那,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像在某个寒冷的冬夜孤独地长途跋涉,冷不丁有一扇温暖的窗为你打开一般,那份欣喜是自然的。我是个喜欢涂涂写写的人,写得不好,只是以小学生作文的形式抒发着感情,写得久了,也能以“流浪草根”的身份把几篇“小豆腐块”发表在市外省外的几家报纸上。
在看到《鲁北晚报》后,我才知道“自家”也有晚报,我以前不知道它的存在是我的一种缺憾。
后来我又在朋友的博客里看到了她发表在《鲁北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于是我顺着她的连接,找到了鲁北晚报选稿的论坛,这样我便有了一种流浪的人找到家的感觉。
后来在盛文强老师的帮助下,2012年2月2日我在《鲁北晚报》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腊月里的年味》,也算是我的本市发表的“处女作”。盛文强老师是个热心人,他会在我发文章后积极地给予指导。后来我相继又有几篇文章发表在《鲁北晚报》,这就更加大了我写作的积极性。
因在写作上有了一点成绩,2010年,在盛文强老师的推荐下,我加入了滨州市作家协会,并当选滨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也让我借助这个平台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和老师。
经常有外地的文友看到我发在《鲁北晚报》的文章,便问我这报纸是哪儿的,我会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我们自己的报纸!”那时真有一种东道主的感觉。
因为《鲁北晚报》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更看重它,我更希望它越来越好,希望它越走远远,走出省,走出国,走向世界。我的理想是不是有点大。
在《鲁北晚报》的帮助下,我收获着喜悦,收获着感动。
我最想说的是:《鲁北晚报》,感谢有你,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更增添了许多色彩。
新闻推荐
□邱延忠(无棣) 我喜欢看报,尤其爱看咱们滨州人自己的晚报——《鲁北晚报》。《鲁北晚报》一问世,就以其版面活泼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吸引了我。...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