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希彩
10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勤俭日,但记者在街头随机访问了一些市民,结果却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一节日。昨天你节约了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铺张浪费随处可见
近几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内几家大型商场。在商场洗手间内看到,不少人洗手时将水龙头开至最大,洗完手后有些人甚至没有将水龙头拧紧就离开了。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把水龙头开这么大的时候,有人回答是“因为习惯”,也有人回答“反正不是自己家的,不用白不用”。
公共场合此类“不是自己家的,不用白不用”的现象还有很多,但明明“是自己家的”,却仍旧存在浪费现象。滨州某高校大二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上星期女朋友过生日,四个人点了七八个菜,还买了生日蛋糕,根本吃不完,最后还剩下好多。生日嘛,一年就一次。何况,在女朋友和兄弟面前,不能太小气啊,不然太掉份儿。”
>>勤俭节约从点滴做起
有人铺张浪费,有人勤俭节约。家住滨城区的张大爷可谓是一位勤俭持家的节约能手。张大爷说,他在家里准备了几个大的水桶,分别将每天洗菜、洗脸等用过的水收集起来二次利用。平日走在路上,看到废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能够废物利用的东西也会随手捡起来带回家。
采访中,张大爷这样说:“勤俭节约就得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是有句话,叫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嘛。虽然现在过得好了,可是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啊!那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新闻推荐
□魏文阁 我的父亲已经年近八旬,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家里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迎来送往,都是由他亲自操办,他总说:“生活太奢华就没有意思了,只有知足才会有活...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