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摊点服务居民
调整早市规模和经营种类,对早市摊位重新编号划定区域
黄河小区早市位于黄河七路、渤海十五路路段,2005年10月,经有关部门同意设立早市,现有摊点122个。每天来早市购物的市民达2000人次,方便了周边黄河家园、学院小区、丽景新苑等二十余个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更加规范早市管理,市城管执法局监察支队制定了《黄河小区早市管理规定》,并制作安装了管理规定公示牌。起草了《黄河小区早市环境秩序管理责任书》,与早市各经营业户逐户签订,责任书中明确了早市经营时间、界定了早市经营种类、细化了经营业户义务。
相关工作人员调整了早市规模和经营种类,对早市摊位重新编号划定区域,按照经营内容分区由西向东排列,早市现有摊点122个,分为熟食早点区、蔬菜水果区、杂粮水产区、鸡蛋生肉区等,并且购置了统一样式的工作服140套,制作了统一样式的货架96个,免费发放给蔬菜水果经营业户,提升早市档次并促进早市管理规范化。同时为规范业户停车秩序,在道路南侧统一划定了停车位。
在早市东西两侧记者看到各有一个红色太阳伞,下面摆放着桌子。桌上摆放着公平秤、打气筒、维修工具箱等工具。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早市的管理站和便民服务点,桌子上的工具均为市民提供使用,我们希望在细节上能切实方便市民群众,为大家办实事、解难事。”
便民遮阳棚是监察支队在“城市家具”项目中的重要工程,旨在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这两处的遮阳棚分别是在9月中旬和9月底建成完工的。因为遮阳棚的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的路段是比较适合设置这种亭子,但是对于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车道,设置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路面太窄了也不行,所以在设置前,还要对计划路段进行勘察,以确定是否适合。
最初目的就是给市民提供一个停靠、等候、遮阳避雨的地方,设置完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市民的反映普遍较好,对遮阳棚感到比较新鲜,这样的设施也令他们很温馨。“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是创建人民满意城管的口号,希望每一个市民都要关心、关注城市管理工作。遮阳棚的外观本着不同路段不同设计的理念,一路一景观,力争使遮阳棚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
■在早市东西两侧各设置一个便民早市管理规定公示牌
设置简易棚,规范便民摊点
滨医北门便民服务点位于黄河三路渤海八路至九路段,此处经营的商贩多为下岗职工和周边城中村的失地农民,在此经营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市城管监察支队在此就地安置临时小吃点,对其规范管理确保其有序经营,既解决了弱势群众的生计问题,又方便了周边居民和外来病患人员的生活问题。
因该处位置特殊,就在医院门口,外来流动人口特别多,又紧靠滨城区一小和滨州医学院两处学校,每天一到上下班和上下学就有大量人口在此聚集穿行,很容易形成交通拥堵,所以此处一直以来是城管工作中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自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以来,监察支队积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以滨医北门便民服务点为重点,大力实施便民服务工程。
监察支队在滨医南门传达室设立了专门的城市管理站,平时有专门的执法队员对周边市容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滨医北门每天上下班和上下学的交通高峰期都安排专人盯守,确保经营业户规范、有序经营。
并且将经营业户撤离人行道,还路于民。一方面设置简易棚,将经营业户安置并规范至现在的区域,解决了原来的占道经营、杂乱无章等影响市容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滨州市放心快餐工程为经营业户设置了专用餐车,餐车根据经营业户的不同经营种类专门设置,统一经营模式,固定经营位置,确保了食品安全,同时监察支队还与各经营业户签订了责任书,经营业户自觉维护好各自摊点前人行道的畅通。
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创新城市形象,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2012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监察支队在市城区范围,开展多项市容环境秩序规范整治活动,为市民打造舒适宜居环境,为滨州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结合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对滨州市城区范围内存在的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现象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城市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力争通过多项整治活动,实现滨州市路畅、街美、景优。
开展冬季市容整治 乱贴乱画小广告“日产日清”
临近元旦和春节,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12月3日开始,滨州市城管执法局监察支队对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东起东外环、西至西外环的城区区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市容集中整治。重点规范门店外摆、市场冒尖、固定及流动摊位的占道经营现象。对主干道店铺一律实行归店经营,对次干道上的店外设摊、倚门设摊,堆放、施工等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类因商业促销活动占用道路和公共场地的行为,对经过审批的占道项目,严格控制其占道的时间和范围,使经营活动整洁有序。
同时监察支队加大车辆乱停乱放管理力度,对机动车不在指定划线范围内停放、违规占用城市人行道停放和摩托车、自行车占用人行道停放等违法现象进行清理。对沿街单位自有车辆进行摸底排查,将车辆停放压力较大单位列入重点管理单位,对单位周边进行实地考察,划定专门区域进行车辆摆放,责令专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道路交通秩序。
对城区内广告牌匾进行全面整治,对无审批手续或已到审批期限的户外广告、牌匾和LED显示屏集中清理拆除;对有审批手续但设置不规范的,进行改造、提升;对私设乱挂条幅广告、落地灯箱广告的予以取缔或没收。清除主次干道两侧门店玻璃门窗上张贴的文字或图案,对沿街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和城市道路上张贴喷涂招聘、租赁、办证等各类小广告,加强对市场化运作责任单位的检查督促,搞好日常清除和保洁工作,确保实现乱贴乱画小广告“日产日清”。同时,严格审批规范,加强监管和巡查力度,确保户外广告整洁亮丽。
□本报记者 张静 通讯员 郑颖
门头牌匾提档升级 为城市街景增添一道靓丽风景
整改门头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监察支队推进门头牌匾提档升级,11月份共整改门头牌匾202块。其中,黄河三路37块,黄河四路12块,渤海六路11块,渤海七路28块,渤海五路84块。四通商贸城内部一层30块,极大美化了城市环境。
2012年,全市门头牌匾提档升级工程已接近尾声,市城管监察支队对全市不符合标准的门头牌匾进行统一的提档升级。今年门头牌匾的提档升级工程主要集中在市区的渤海五路、七路。渤海五路主要对不符合要求的门头进行统一设置,使其整齐规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渤海七路主要对门头进行统一的整改,并加装LED条幅,既增加了商家的宣传力度,又增加了夜间的亮化。据统计,目前为止,市城区共完成460余块门头牌匾的提档升级工作,还有50余块正在整改中。
市城管监察支队充分考虑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经营业户商业促销广告宣传需要,门头牌匾共分两部分,上下结构。上部为高1.1米,外凸0.65米的亚克力或铝塑板,并增加亮化效果的的门头牌匾,采用0.05米钛金材料包边;下部为0.4米的LED字幕显示屏,方便经营业户发布商品促销等各类信息。LED字幕显示屏底座与门头牌匾为整体设计,底座外凸0.45米,材质框架与门头牌匾一致。
明年,市城管监察支队将对纵贯城区的黄河三路、黄河八路老城区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
新闻推荐
校车停靠点 冰滑存隐患 □家长为孩子安全担心□记者发现市区内多路面存类似险情
■市区内多个路面存类似险情。□本报记者 位鲁江12月25日上午9:30,市民黄女士致电本报反映,在黄河十路渤海十路与渤海九路之间,道路南侧路面有结冰非常难走,附近既...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