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家长和孩子同堂听课
□本报记者 崔畅 通讯员 郝素文 王蕾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石,也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对开展幼儿启蒙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教育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学前教育资源日益紧张,农村幼儿园条件差、城区幼儿园数量少、乡镇中心幼儿园不到位等问题,2011年起,滨州市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2年,市政府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列入滨州市集中办好的十六件民生实事:“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2.6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8处。”同时,进一步扩大公办幼儿教师补充数量,初步构建起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看进展 慰人心
——解读十六件民生实事(十)
A.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滨州市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在整体教育发展中,仍处于比较薄弱的位置。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长,需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
采访中,部分适龄幼儿家长普遍道出了“城区入园‘一园难求\’”、“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私立幼儿园价格偏高”“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等困扰。
其中涉及的城区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不到位,硬件设施条件薄弱,公办幼儿教师数量较少、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备受关注,“入园难”“入园贵”现象日益凸显。
2011年起,滨州市结合实际,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在全市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缓解“入园难”现象。
B.确立“初步构建学前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目标
据了解,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体制完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满足广大幼儿入园需求,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障水平和保教质量。
2011年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当年,全市累计投资2亿余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8处,增加学位1.5万个。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全市补充公办幼儿教师213人,其中新增编制公开招录公办幼儿教师70人,中小学教师经培训转岗143人。全市幼儿园公办教师比例由2010年的23.18%提高到了25.52%。14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了省级认定。
与此同时,滨州市出台《关于加强城市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推进城市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尽快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问题。并建立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月调度制度,开展幼儿园建设项目专项督查。
C.今年开工新建、改扩建118处幼儿园,
将新增学位2.1万个
2012年,全市计划投资2.6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8处,其中新建46处,改扩建72处,工程建设完成后将新增学位2.1万个。
截至11月份,全市已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任务目标确定建设的118处幼儿园全面开工,其中竣工投入使用的有95处,在建23处,全市补充公办幼儿教师230人。“入园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958处,其中农村幼儿园886处,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92.5%。共有幼儿园保教人员7860名,其中农村幼儿园保教人员5354名,占全市总数的68.1 %。全市入园幼儿达10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3%,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
D.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明年学前三年
幼儿入园率提高到94%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两年来,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6处,增加学位3.5万个。两年来全市共补充幼儿教师443人,其中新增编制招聘公办幼儿教师150人,幼儿园公办教师比例由2010年的23.18%提高到了27.89%。
在去年14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的基础上,今年,滨州市又有27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申请省级认定,通过省认定数约占全市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总数的50%。学前教育网络不断完善,办园条件、保教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到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进入收官阶段,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将提高到94%,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达到80%以上。所有县(区)和乡镇(街道)分别建成1处达到省级标准的县(区)实验(示范)幼儿园和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县(区)、乡镇(街道)、学区(村)学前教育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纪方方通 讯 员 陈希勇本报讯 近日,滨城区首批滨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获批,分别为滨州海德汽配城等2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