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艳梅
通 讯 员 张秀芹 孟杰
本报讯 不高明的“丢包”诈骗的伎俩,利用人们想贪图小便宜的心理,骗取了多位老年人的钱财。张某和杨某搭档演戏,多次玩弄丢包骗术,骗取老年人三万多元的现金。
杨某和张某都是贵州人,两人文化程度都不高,结伴来滨州打工。来到滨州,杨某和张某应聘了多家工厂,最后两人被同一家工厂招聘。上有老下有小的两个人,干起活来都挺卖力的。可时间不长,两人都觉得活太累钱又少,就想着换个赚钱的方式。下班之后,杨某和张某经常凑一块儿商量赚钱的方法。因为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一技之长,两人就合计着做点小买卖,但因为没有资金也就放弃了。一有时间就在街上转悠的两个人,盯上了老年人手里的包,于是离开了工厂,干起了骗钱的“生意”。
4月10日9时许,70岁的马某拿着存折到银行里排队取钱。老人平时日子过得细,把他跟老伴的退休金一点点地攒起来备用,不想以后要是生个病住个院什么的拖累子女。近日,马某的老伴生病住院了,他拿着存折来到银行取了8000元钱准备到医院给老伴交住院费。马某刚出银行门就被事先在银行门口寻找目标的张某和杨某给盯上了,两人尾随马某来到人民医院门口的路上。杨某走到马某的前面,伸手在口袋里拿东西的时候把钱包带了出来,随后杨某继续往前走。张某看到有人掉了钱包就赶紧上前捡,捡到后还故意亮出钱包内厚厚的一沓百元大钞,看到被马某发现了,就叫他一起去分钱。张某把马某带到医院的一个偏僻处,刚刚站定杨某就追了过去,杨某追上去质问张某和马某是不是捡到了他的钱包。张某为了证明没拿杨某的钱,先拿出他的现金和存折给杨某看,随后又哄骗马某也将身上的现金拿出,然后采取调包的方式,将马某的现金8000元骗走。杨某和张某离开后,马某看到手中的一沓钱只有一张真币。
4月22日9时,73岁的吴某从信用社取了6000元钱,刚出银行门口就被寻找诈骗目标的张某和杨某盯上了。浑然不觉的吴某带着钱就往家里走,想赶紧把钱给人送过去。原来,吴某的老伴身体不好,吴某就想托人给老伴买个按摩椅。杨某和张某采取同样的丢包诈骗手段,骗走了吴某的6000元现金。4月30日,张某与杨某在医院门口继续行骗时被巡逻民警抓获。公安机关还查明张某、杨某曾伙同他人在博兴、惠民、邹平诈骗三次,骗走他人钱财17500元的犯罪事实。
杨某和张某被滨城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二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
新闻推荐
【家有儿女】□赵洪海(滨州)成长中的儿子总是毛毛糙糙的,去年就被玻璃划破了手,在手上留了一道疤,但他不细心的毛病还是没改,这不,前几天在学校宿舍的上铺摔了下来,摔断了门牙,还划破了下巴,在...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