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本报成立“滨州市除冰扫雪社会联盟”
1月21日凌晨4点,54岁的环卫工李小纹早早就起床,紧赶慢赶地到自己所负责的路段进行除雪作业。她负责的是市区渤海十路(黄八至黄七)近一公里路段的除雪工作。李小纹使用的工具是一把环卫处发放的有六、七斤重的专用雪铲。直到上午11点,她已经累得出了好几身汗。像21日的这场大雪,她至少需要清理一整天。而仅21日一天,像李小纹一样在市城区内除雪的环卫工人就有700多人。
与此同时,记者在市区内采访时注意到,除了马路和人行道上活跃着环卫工人除雪的身影,一些大型超市商场、事业单位、部分沿街酒店门前也有工作人员在清扫积雪。但是,仍然有为数不少的沿街店铺、部分企事业单位门前的积雪仍然无人进行清理。
为此,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本报,成立“滨州市除冰扫雪社会联盟”。社会联盟成立的目的,在于号召沿街企事业单位,能够在大雪降临后及时清理门前积雪,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大家伙儿能有一个安心踏实的行路环境。
而对于“自家门前雪”得不到及时清理的企事业单位和沿街商铺,城管执法局也将联合本报对此进行曝光。
□本报记者 位鲁江 通讯员 李明 刘敏
>>目前部分企事业单位难以做到“各扫门前雪”
“目前市城区内不少企事业单位‘自扫门前雪\’的主动性还是不高。”谈及“各扫门前雪”的现状,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李红雨说,尽管针对冬季清除积雪积冰滨州市多次下文,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少企事业单位仍然难以做到下雪后及时清扫门前积雪,更别说主动上街清扫道路积雪。
李红雨告诉记者,对于城区车行道积雪,主要是由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负责组织清除,遇到大雪时各部门也都会组织人员进行除雪,优先保证学校、医院及主干道的畅通,“但毕竟人力物力有限,难以做到所有区域内的积雪清理。”而对于一些沿街商铺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不扫门前雪”的行为,本着人性执法的原则,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处罚措施,“至多也就是督促其尽快清理干净。”
>>市区的单位和个人均负有冬季清除积雪积冰的义务
2011年和2012年,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下文,就市城区内冬季清除积雪工作下发通知,并进行了详细部署。
2011年的《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州市市区冬季清除积雪应急预案的通知》中,对市区范围内降雪后清除积雪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成立市区冬季清除积雪总指挥部负责道路积雪清扫清运的组织指挥工作。《通知》规定,居住在市区的单位和个人,均负有冬季清除积雪积冰的义务。各单位门前负责“五包”责任合同的区域,实行清除任务包干。主要交通干道的车行道积雪由市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根据地理位置、人力、物力状况,按照位置相对就近、包干负责的原则安排相应的路段,清扫和清运范围包括责任路段道路中心线两侧。对已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由所在办事处会同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住宅小区管理处、物业公司清扫清运积雪。各公共场所,如广场、停车场、绿地、公园内的道路、人行过街天桥等处的积雪由负责管理的部门组织清扫清运、
2012年,滨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滨州市市区冬季清除积雪总指挥部针对冬季除雪下发的通知中规定,“城区道路车行道积雪,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清除”,“城区道路人行道和单位、门店前积雪,由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临街商户根据管理和对应区域负责组织清除;实行专业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积雪,由物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物业公司清除。”
新闻推荐
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力争完成投资23亿元竣工投产4个新项目
□本报记者 崔畅本报讯 1月23日,记者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座谈会议上获悉,2013年,滨州市在1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上计划完成投资23亿元,实现4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2个项...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