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技师学院院长宁守东
□本报记者 穆晓娜/文 李成强/图 通讯员 杨玉美
>>为滨州发展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记者:国家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那职业教育在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处在什么位置上?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
宁守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现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并将职业教育作为单独的教育类型。同时提出,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
从我们滨州实际来看,近年来滨州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特别是大型企业发展迅速。非常急需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尤其是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良好的技能人才队伍,来满足各企业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实现。
>>考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学技术照样改变命运
记者: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社会现象,技术人才在毕业后是不是也同样面临就业难题?和高等院校相比,技师学院的毕业生有哪些优势?
宁守东: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劳动力供求结构上存有矛盾,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面,大学生就不了业,大学所学的知识和企业需要的技能难以对接。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进入单位能立马上岗,而本科院校毕业生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但是,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大幅提高,就业形势一片大好。我院学生呈现供不应求的就业局面,以及逐年提升的录取分数线,也能很好的说明。我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80%的学生在还未毕业时就已经落实了就业单位,甚至40%的学生实现了“订单培养”,一入学就确定就业单位。
同时,从2011年开始,就有很多中考达到或超过分数线的学生,放弃上高中,报考滨州技师学院,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生源质量的提高,为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奠定了基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近年来,滨州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很好,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题?目前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您来说,压力比较大的地方在哪里?同时,在中国注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是不是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
宁守东:滨州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很好,但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投入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扩大投入。整个山东地区,在发展职业教育上的投入,比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差距还是比较大,这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不缺钱。
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一体化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有大量的实训设备,并且要求实训设备的先进程度高于企业设备,并需要不断更新。可以说,没有设备不可能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大量设备投入。
与此同时,人们的观念也是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普通高考成为人们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抱负的独门桥。再加之,高校大规模扩招,拉动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学生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进而接受高等教育,而职业教育则被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家长、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重新认识尚需时日。
>>需加大实训设备投入,进一步转变传统观念
>>创新办学模式,增强学生就业、择业竞争力
记者:大家都知道,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合作,但是现实中的校企合作往往是职业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怎么才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宁守东:我校自2009年12月成立了滨州市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以来,学校不断探索职教集团建设经验,不断深化与滨州市内企业和兄弟学校的合作关系,集团成员单位不断增加,集团成员单位已达45家。为做好职教集团工作,学校先后组织人员到潍坊、浙江学习考察,并多次邀请市教育局领导亲临我校指导职教集团建设情况。目前,滨州市制造业职教集团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集团化办学是国家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同时,未来2到3年内,通过努力扩大高级班、举办技师班从根本上解决在校生质量、增加在校生数量、提高毕业生素质,推动学院上水平、上层次。
>>完成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
记者:职业教育越来越被国家重视,肩负着为全市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结合咱滨州实际情况,下步在发展中有哪些改革创新?在服务“黄蓝”两区开发建设中将有哪些作为?
宁守东:以建设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为目标,2013年6月底全面完成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任务。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任务比较重,这也是下步的工作重点。
作为学校,师资方面也是突破重点。壮大师资队伍,引进博士、教授等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送出去”、下厂实践锻炼等多种措施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加强教学和科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与此同时,创新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层次。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扩大高级班规模,扩大“3+2”大专班招生规模,扩大“2+2”高级班规模,开办“2+2+1”技师班,提高办学层次。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多元化、深层次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共同发展,扎实做好滨州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工作。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变以知识结构的学科体系教学为以工作过程结构的典型工作任务引领或工作任务教学法,加快课程改革,推行校本教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李子超、王洪华、吕广俊、朱玉彬建议: 拆除市区黄河北镇旧堤
■蒲湖水库(资料图片)>>争取支持 联合开发综合改造几位委员分析说,黄河北镇旧堤拆除的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河道设施管理权限层次很高。黄河北镇旧堤作为一处正在使用的黄...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