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彩云
“都市农业”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在此次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郭晓民就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提案。
加强综合研究。“都市农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有力地推动“都市农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政府部门有力的宏观领导。把“都市农业”的产业经济纳入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计划中,同时把“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区总体规划。尽快完善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形成强有力的导向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支撑结构。建立健全与“都市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体系、农业科技教育,人才流动、中介服务机构、信息网络。尤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机构、企业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成“产学研教”的联合体。
加大“都市农业”科教投入力度。要大力兴办科教型产业,建立高科技园区。实施品种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绿色工程等高科技的项目。同时,要培养一个系列人才梯队,首先是科研实验人才,由他们作创造性的工作;技术推广人才,负责应用技术的问题;技术使用人才,负责培育种植等技术;还有企业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努力开创“都市农业”的教育基地,培养出一批高科技的“都市农业”人才。
密切地依托市场导向。龙头企业开创“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加强名特优农产品开发,扩展农业休闲观光市场,开创农业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推动涉外科技、劳务市场的开发等。
加强宣传、转变理念。做好普及宣传和示范引导,使各方领导和城市居民能形成一个共识,建立起“都市农业”的理念。要把“都市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化新滨州的重要组成,成为建设园林生态滨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新闻推荐
上午 9:00举行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审议滨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滨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滨...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