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凌晨,环境监察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一处炼油作坊
>>环保部门:可能存在偶发性或间歇性偷排偷放
22日凌晨12点,根据之前群众投诉的市区异味问题,环境监察人员来到位于市区黄河二路渤海十三路十四路之间的彩虹桥附近。
据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韩林军介绍,3月18日晚上12369热线接到市民投诉,反映该地段一到晚上就闻到到阵阵异味。接到投诉举报电话后,环保部门立即展开了行动,在白天和晚上分别组织人员进行明察暗访,但由于线索较少,排查中异味一直不明显,暂时还未锁定污染源。“根据举报,怀疑是有个别不法企业偷排偷放,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的作息和生活,我们目前还在进一步排查,绝不允许牺牲人们的健康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存在。”韩林军表示。经过几日排查,监察人员已发现了部分痕迹,但还不能锁定,有偶发性和间歇性排放的嫌疑,还需要进一步查实。
近一周时间以来,滨州市环保热线12369陆续接到市民举报,反映市区黄河二路彩虹湖附近区域夜间出现刺鼻的异味,接到举报后环保部门连续数日进行了明察暗访。
3月22日凌晨,记者随环境监察人员再次来到该路段进行现场排查。
□本报记者 崔畅
通 讯 员 袁东
>>附近小区物业:曾闻到过类似“煤气罐”的臭味
当晚,记者随环保部门查找污染源的过程中,一路上并未闻到明显异味。为了进一步核实市民举报的情况,监察人员来到附近位于长江一路新立河东路的泰山名郡小区,正在值夜班的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前一天半夜里一两点钟左右,的确曾闻到过“有点类似煤气罐”的“臭味”。
“昨天晚上(记者注:21日凌晨)闻到过异味,有点像煤气罐跑出来的味儿,臭烘烘的,是那种酸臭味!”值班的林师傅说,近几天中,类似的气味闻到过两次,“昨晚是最严重的一次,可能跟风向有关系。”
同样在泰山名郡小区上班的王师傅告诉记者:“昨天我值班的时候闻到臭味了,第一次大概是半夜1点多,比较明显,第二次是凌晨4点多,持续了半个钟头左右,在屋里面也能闻到。”王师傅还表示,当时的风向是东北风。
>>现场调查:一隐蔽炼油作坊有排放嫌疑
随后,凌晨一点钟左右,环境监察人员来到白天发现的一处较为隐蔽的炼油作坊,该作坊位于市西街道办事处棒槌孙村内的一个院子内,一到院门口,就闻到了一股异味。
记者看到,该院子里脏乱不堪,地上油迹斑斑,院子中央是用铁架子、塑料管、瓶子之类组合起来的炼油场所,到处沾满了黑色油迹。走到里面,有一辆油罐车和两个类似油罐的东西,还有两辆没有牌照的卡车,车后斗内同样沾满了类似原油的物质。
当时,该作坊内没有进行生产。监察人员在院内发现两间简易板房,其中一间的门没有上锁,屋内亮着灯,放着两张床和电暖气、电视机等物品,但未找到任何相关人员。
环境监察人员表示,从检查现场的情况来看,该作坊从事的是回收落地油,进行原油蒸煮和分离,若此处在没有相关手续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便是不合法的。
>>如有相关线索,请致电本报或拨打12369举报
“目前,只能说该炼油作坊有嫌疑,我们在现场没看到他们的生产过程,也没有相关人员在,所以不能判定是这里排放异味。”韩林军表示,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和近日调查的结果,应该属于偶发性和间歇性生产排放的嫌疑较大。同时,此类排查在白天比较困难,大多数生产都集中在凌晨12点到4点之间,加之排放本身有随意性和隐蔽性,让污染源的锁定更为困难。
“目前我们最主要的是收集线索,寻找证据,需要事实和证据相结合才能判定其进行污染排放。”韩林军说。
为了尽快锁定污染源,解决市区出现的异味困扰,即日起,本报联合环保部门向市民征集线索。如果您闻到了异味,或知道相关线索,请立即拨打环保热线12369,环境监察人员会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也可拨打本报电话2112091提供线索。
对城区异味的排查进展,本报将继续关注。
新闻推荐
@阳光滨州:【滨州12343民生服务中心启用 可享六项免费民生服务】12343民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依托12343呼叫、网络、短信、报刊媒体平台和服务大厅五大平台,为市民提供保...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