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滨州新闻 > 正文

说说文物背后的那些事儿(2) 卧佛台遗址:滨城史前文明起始地

来源:鲁北晚报 2016-04-22 16:27   https://www.yybnet.net/

宋代瓷碗(口径18cm) 红陶杯 鹿角 灰陶杯 穿孔贝币 骨针(长5.7cm 重1.5g) 骨锥(长16.4cm,重9.2g)

探寻文化遗迹 揭秘文明进程

□通讯员 王  昕 刘海涛

上周,我们简要介绍了滨城区文明发展史。本期,我们将推出滨城区那些隐藏在文化遗址、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我们一起追溯历史穿越时空,让我们一起感受滨城区深厚的文明发展历程。本期将要讲述的,是滨城史前文明的起始地——卧佛台遗址。

2003年,为修建高速公路,省考古学者进行了沿线调查,并对滨城区的五处古遗址的馆藏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于2009年发表于《华夏考古》第一期。卧佛台遗址的大汶口文化遗存(主要有鼎足、折腹鼎腹片、钵口沿、罐腹片等,多为红、红褐色陶片)得以面世。

卧佛台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滨城区滨北街道原滨州城西北隅。西起西关东首,东至北门大街以东的茅焦台。卧佛台原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顶部平台面积约1500平方米。

其实早在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民在卧佛台附近构筑工事时,就曾发现部分珍贵文物。1954年因群众动土,出土黑陶片、石器等被文物部门发现,省文管会派人进行复查。曾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滨州地区史前文化的首次考古发现。

1956年在修建滨县油棉厂时,将台基撤平。地表80厘米以下发现大量黄砂,黄砂里面夹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和兽骨,但当时的取土工作造成大量文物流失,遗址地貌与文化层被严重破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撤销。

1977年,文物部门自从木工杜景文处得知,有人在北城墙根捡到过刻有字迹的骨头。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发现地表陶片较多,土色灰黑,同时不少群众在挖砂取土中发现过豆、鬲、璧、骨锥、石斧、石凿、骨笄、石锤等。可惜绝大部分均已散失。

1979年,县文化部门组织力量对遗址进行了钻探,划出了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450000平方米的保护范围。在此范围内,文化堆积厚1、5米左右,上层零星存有商周时期的遗物,出土为夹砂灰陶鬲、泥质灰陶豆,罐、壶等器物残片;下部为龙山文化层。出土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石镞、骨锥、骨笄、泥质磨光黑陶杯、蛋壳陶片、野猪牙、马牙、鹿角等。石器均通体磨光。

陶器以磨光黑陶,夹沙灰陶为大宗,还有少量的蛋壳陶。纹饰多为素面,少量弦纹、划纹、附加堆纹。轮制技术发达,形器规整,器壁均匀,多留有轮旋纹和割痕迹。

1983年,卧佛台遗址被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3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需要解读,文明需要揭示,历程虽然漫长,历世不会懈怠。

新闻推荐

舞剧《风筝》在滨圆满落幕

□晚报记者  贾洪涛  晚报讯 4月22日至23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民族舞剧《风筝》在明珠剧场为滨州市民奉献了两场精彩演...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读书声声润校园2016-04-25 16:26
评论:(说说文物背后的那些事儿(2) 卧佛台遗址:滨城史前文明起始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