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军 通讯员 张建滨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工作实际,瞄准城区、农村、国省道、交通隐患、源头、宣教等重点区域,紧抓隐患治理、源头监管、宣传教育重点环节,在全市部署开展向严重交通违法宣战的“六大亮剑”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稳定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擦亮了“安畅滨州、一流交警”这一品牌。
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96.8万余起,其中,酒驾醉驾2236起,超速121405起,超载16378起,超员10571起,假牌套牌2600余起,疲劳驾驶100376起,行政拘留255人,破获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136起,抓获嫌疑人138名。
根据交通状况,对城区道路实行不同的管控时段、不同的管控方式的分级管理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建立完善道路分级路面勤务管理体系,根据路口、路段的性质以及交通秩序、交通安全状态和交通流量饱和状态,将城区道路进行分级管理,确定不同的管控时段、不同的管控方式。
白天重点加强了堵点、乱点的整治,严查乱停乱放、闯灯越线、涉牌涉证、静态占道等违法行为,并加大对非机动车、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乱穿公路、不按规定道路行驶(走)等违法行为的劝导力度,午后、夜间严查涉牌涉证、酒驾、毒驾、飚车和渣土车、工程车野蛮驾驶、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印发了《关于开展异地用警交叉执法行动的通知》,在全市成立15个执法小分队,分赴各县区开展交叉执法、异地用警,形成强大氛围,有力震慑了交通违法者。
针对农民工出行规律,合理调整勤务
根据农村交通管理特点,针对农民工出行规律,合理调整勤务,切实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
强化“两站、两员”建设,加强了对9000余名交通安全协管员的教育培训管理,进一步完善装备配备,提高管事率,严防农村面包车超员、货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出村上路。
加强县乡道路通行秩序管控,加大巡逻的密度和频次,严查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对变型拖拉机治理力度,联合农机部门认真分析研判变型拖拉机交通违法规律特点,开展联合执法,实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大了对假牌、套牌、无牌、假证、无证的查处力度。截止目前,查获假牌套牌变型拖拉机220余辆,有力打击了变型拖拉机违法嚣张气焰。
全面启动43处交警执法站,实现精准查缉
依托“亮剑”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信息主导、警种联动,推动打击整治工作换挡升级。
将最易导致交通事故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作为执法管理的重点,加大现场查处力度,确保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及时查纠和有力震慑。
强化分类执法,高速公路重点查处客车超速、车辆违法停车、倒车、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国省道重点查处争道抢行、强超强会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充分发挥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作用,全面启动43处交警执法站,依托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对套牌、假牌嫌疑车辆和无牌、报废车进行拦截查处,凡是经过卡口时报警的,一律拦截查纠,实现了对重点车辆的精准查缉。(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全市国省道交通安全隐患整改率达73%
印发《2016年滨州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和《关于扎实开展2016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道路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摸底。
按照最高、最严、最细致的标准,不漏一处地找准事故隐患点段,科学合理制订具体的整改方案,加快落实整改措施和建设资金,推动整改措施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597处,其中国省道排查693处、县乡路排查765处,已整改1179处,整改率达73%。
会同交通运输、旅游、教育等部门,加大对危险货物运输、客运、旅游包车、校车企业的安全隐患检查力度,针对重点车辆存在问题,集中开展车辆检验、报废、违法处理“三清零”行动,进一步督促企业及驾驶人落实重点车辆安全运输主体责任。
联合市交通运输部门,探索实行危险货物运输车等重点车辆的动态风险管理,推动重点运输行业建立安全生产自律机制,杜绝挂靠经营等问题发生,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对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内部宣传教育和外部执法监督相结合,使相关企业不敢违,也不能违。
制定了《全市重点车辆及驾驶人源头管控工作考核办法》,全市七类重点车列管率达100%,客货运机动车采集率100%,严重违法驾驶人列管率100%,重点驾驶人审验率达97%。
新闻推荐
...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