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滨州新闻 > 正文

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单招武术专业男子第一名出在滨州

来源:鲁北晚报 2016-07-19 16:08   https://www.yybnet.net/

——记滨州市中华武术学校学生刘智勇的成长历程

□晚报记者 崔希彩 孙艳峰

高亚楠   

●刘智勇:

“中华武校成就了我”

近日,滨州市中华武校迎来一件大喜事:该校学生刘智勇在高考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套路男子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其文化课成绩亦遥遥领先于录取分数线,成功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

刘智勇说,这得益于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他的恩师、滨州市中华武校校长陈庆良的教导。事实的确如此。

滨州市中华武校目前在校生200多人,从6岁到20多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一起,如同兄弟姐妹一样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融洽如一家人。这里没有以大欺小,没有拉帮结派,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兄友弟恭、温馨和谐、奋发向上。在这里,听不到一句脏话,容不得半点不文明,外人对这里的评价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干净。不仅仅是环境干净,人心更干净。

而刘智勇正是在这样的“干净”环境里,学习了八年。

●少年顽劣 入武校锤炼

刘智勇不是滨州市中华武校第一个考上北京体育大学的,却是该校建校以来,第一个取得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套路男子专业第一名的人。然而,就在几年前,对于今天的成绩,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事情还得从八年前说起。

12岁那年,刘智勇进入滨州市中华武校学习。

说起上武校的初衷,刘智勇的回答带了些叛逆,带了些孩子气。“在武校多学点招式,以后出去打架也方便。”

原来,那个时候的刘智勇是出了名的顽劣少年,逃课、打架、上网、夜不归宿,这对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饭,派出所不知道去了多少回,但凡认识他的人都一致认为“这个孩子完了,以后肯定不会有出息”,就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

刚刚进入中华武校的那几年,刘智勇还和从前一样“调皮捣蛋、不思进取”。有一年放寒假,校长陈庆良对他们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不许上网。然而,一离开学校,刘智勇手里还拿着那份“约法三章”呢,人就已经坐到了网吧里。网吧、酒吧,玩得不亦乐乎,甚至整晚不回家。

校长陈庆良知道这件事以后大发雷霆,气怒之下决定开除刘智勇。直到这个时候,刘智勇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找到自己的恩师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错,这才得以继续跟着师父学习。

话虽简单,但改变自己多年的劣习又谈何容易。疯玩惯了的刘智勇,坐在教室要么如坐针毡,要么昏昏欲睡,常遭老师训斥、罚站;训练起来虽看似精神但心不在焉,手里做着动作,但心里想的还是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的嘻嘻闹闹、打打杀杀,特别是课余时间,网络的诱惑让他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几次差点逃出学校决意一去不回。是师父对他的严加监管才让他没有再犯。师父的威严也让他由害怕渐生敬畏之心,慢慢的他的心沉静下来,学校的生活也让他和以前的伙伴们断绝了联系,师父的一番苦心和家长的期望让他从思想上发生了改变。

改变后的刘智勇,在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采访中,他拿出来一摞获奖证书,小到滨州市武术比赛金奖,大到国际武术比赛第一名,记者大体数了数,少说也得有三十多个,这都是近几年来他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

●孺子可教 须精雕细琢

然而,曾经的顽劣少年,要想一下子取得好的改变和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刘智勇为此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而其中尤为离不开恩师陈庆良的教导。

刘智勇一天天的变化,陈校长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作为一个爱材之人,对刘智勇像对他身边的每个孩子一样,在默默为他安排着前程。在陈校长看来:不论曾经的基础怎样,也不管你聪明还是愚钝,只要能守住学校的规矩坚持下去,我就有信心把你送进大学。凭着自己卓越的水平和非凡的能力,陈校长有这个把握。对于刘智勇,在他的坚持和变化中,陈校长认为:孺子可教!刘智勇也由对师父的敬畏之心上升为崇敬和信仰,他忠诚于师父,严守师父教导的一言一行。读完高一,刘智勇感到一年白上了,因初中基础没打好,高中课程根本听不懂。陈校长也非常着急:这样下去,拿个高中毕业证还可以,真要考大学,光武术专业过关不行,文化功底不扎实那也绝对考不上。何况同样是上大学,为什么不争取上最好的大学,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于是陈校长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刘智勇倒过来从初三复读,用一年的时间把初中知识补上再上高中,这样多学两年,把文化、专业学扎实了,一定能考上北京体育大学!为了自己一辈子的前程,多拼两年,值!刘智勇不加多想:听师父的,没错!于是又倒回来从初三上起,相比于那些随班就读、稀里糊涂毕业的同学来说,这两年没白多上,这样才最终有了今天中华武校连续第十二年送出的北体生,而且是2016年北体考生中男子武术套路的头名状元。

“孺子可教,这是我当初没有放弃刘智勇的主要原因。他虽然顽劣,但仍有可塑性。而一块顽石,想要做成艺术品,必须经过精雕细琢。”校长陈庆良说,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继而形成的性格也不一样,对不同的人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在他看来,培养一个学生,首先要改造他们的思想,剔除掉他们思想中消极的、不好的部分,激发出他们的潜力和上进心。

为了让刘智勇成才,校长陈庆良绝对是用心良苦,除了对他的学业高标准严要求,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时时把控,谨防他走歪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过错或邪恶都是由小事开始。陈校长对徒弟们,不单教他们专业、督他们学习,还教他们日常的站立行走、接人待物;对徒弟们身上细微末节的小毛病,也是明察秋毫,绝不放过。他珍惜自己在徒弟们身上付出的汗水,更珍惜他们来之不易的一身功夫、目之所及的美好前程。他想:我要培养的不单单是一个大学生,而应该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之人,是人杰、是精英。为了锻炼刘智勇的能力,陈校长对他更是高标准、严要求,有意把学校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给他做,让他在学习训练之余参与学校的管理,使他在拼搏忙碌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现在,刘智勇不单知识扎实、武艺超群,而且小到洗衣做饭,大到带队出行,大小事情做起来从容自如,考虑全面。应了一句台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因为有了雄心壮志和远大目标,今天刘智勇才得以迈进了中国最高体育学府,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演绎他的人生。

为了激发出刘智勇的上进心,早在两年前,陈庆良就带着他一起去了北京体育大学。当看到北京体育大学的校园时,欣喜和向往油然而生。

“北体,两年以后,我来了!”这是当时刘智勇在走进北京体育大学后所说的话。一诺千金,掷地有声。

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刘智勇暗暗发誓:拿不到北京体育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绝不回家!

事实上,从刘智勇18周岁生日至今两年半的时间里,家住滨城区三河湖镇于潮村的他当真没有回过一次家。说着简单,但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做到实在很难,何况家就在咫尺,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还有放月假,看到师兄弟们陆续回家与家人团聚,我表面看起开很平静,但心里别提什么滋味,也曾偷偷抹过眼泪。想起父母的艰辛,想起我曾经对父母的不敬,特别想与他们相聚,说说自己的心情。

有次年迈的奶奶实在想我让家人拉着来看我,我真恨不得一下子爬上车飞回家去。但师父为我指引的道路我必须走对,绝不能马虎、懈怠,好男儿志在四方、事业为重,师父培养的是翱翔蓝天的雄鹰,不是屋檐下的麻雀,我不但自己要做好,并且要起到表率作用。想到这些,我的心立刻变得沉静,又能安心投入学习、训练。激励我的还有我曾经那句誓言:拿不到北京体育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绝不回家!作为真正的男子汉,首先要对自己的话负责,说到做到。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我就是一个信念:拿着北体的录取通知书,回家!”刘智勇笑着说。如今,承诺已经兑现,他也终于可以带着那沉甸甸的入学通知书和家人团聚了。

“当时我说我要考北体,其实包括家人在内,都是不相信的,都以为我只是说说而已,毕竟我的底子差。但是我就想,我的师兄师姐们那么多考上的,我为什么就一定考不上呢?”刘智勇笑言,在中华武校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环境里,自己也受到了鼓舞和鞭策。

●续写辉煌 武校美名扬

时光荏苒,转眼间八年过去,八年时光里,刘智勇在恩师陈庆良的教导下,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蜕变。在这里,他播撒了汗水,也收获了鲜花和掌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做人。

“八年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跟着师父学会了做人。”刘智勇说。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这句话很多人都不陌生,然而要想真正学会做人却很难。但是,刘智勇做到了。

“跟着师父,从最初的叛逆,到后来的懂事,可以说他改造了我的思想,磨灭了我性格中的糟粕,让我学会了怎么去做人做事,怎样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刘智勇说,能够遇到恩师,是他最大的幸运,他也因此少走了许多弯路。

如今成功考取了北京体育大学,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刘智勇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上了大学,离开了这里,我依然会铭记师父的教诲,把自己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发挥出来,争取做得更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母校。毕竟,是母校和师父成就了我。”

在采访的最后,刘智勇把一段肺腑之言送给了自己的师弟师妹们:“遇到师父是缘分,也是幸运,一定要听师父的话,好好跟着师父学,学做事,学做人,踏踏实实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学校、为师父、为父母争光。”

顽劣少年蜕变成栋梁之才,无疑是令人欣慰的。而滨州市中华武校自从1995年建校以来,已经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无数人才。他们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最重要的是三观正,人品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二十年来,学校学生先后参加过无数大小赛事,收获的奖杯、奖章、证书多到数不清,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的“武林”传奇。

如今,刘智勇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滨州市中华武校的辉煌也将继续谱写。

他曾是别人眼里没出息的孩子

如今拿到了北体的录取通知书

刘智勇与陈校长合影

新闻推荐

马光宇清怡小学四班每个人都有家乡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

马光宇清怡小学四(5)班   每个人都有家乡,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特点。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一座美丽的城市——滨州。魏氏庄园、杜受田故居等等,那一座座古...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6年北京体育大学单招武术专业男子第一名出在滨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