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高新区讯(通讯员 初宝瑞 报道)“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助俺这个家庭解了燃眉之急。”9月1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扶贫办工作人员张新民将学校返还的午休费、生活费共计1606元,送到了贫困学生刘佳艺家中,刘佳艺的父亲刘华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很是激动。
刘佳艺是一名初中生,父亲刘华肢体四级残疾,母亲刘艳芳先天双目失明,一家三口靠低保维持生活,每年的学费对一家人是最大的难题。
高新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彩霞作为刘佳艺一家的结对帮扶人员,通过多次走访和调研,在全面掌握了其家庭状况和致贫原因后,按照相关程序将其纳入教育脱贫平台,帮助其解决了实际困难。目前,通过筛选核对,该区像刘佳艺一样的贫困学生家庭共有63户,共免除午餐费、保育费、乘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各类费用8万余元,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据了解,教育脱贫平台是高新区八大脱贫平台之一。今年以来,为确保全面完成低收入农户脱贫和村集体增收两大任务,该区把“精准”的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走多元化、多渠道的***道路。该区根据每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建立了党建、教育、产业、行业、就业、互助、兜底、帮扶八大脱贫平台,将全区所有贫困人口细化分解到八大平台上,组织、教育等每个牵头部门的负责人就是每个平台的“台长”,负责制订具体扶贫实施方案,所有部门围绕八大平台开展脱贫攻坚,形成了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工作链条,做到了扶贫工作的精准高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淑霞通讯员张新云报道)9月13日上午,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保健中心迎来了23个天真可爱却有些特别的儿童:他们肢体健全,有的却无法站立;他们不是先天聋哑,有的却无法叫“妈妈”……当日,该院启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