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高新区讯(通讯员 初宝瑞 报道)“我们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了。”11月1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家农村社区在小营街道投入使用,大孙村59岁村民孙万波站在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大厅内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市派“第一书记”的帮扶下,高新区依托八大脱贫平台,建成立了第一个规范化、现代化的农村新型社区——大孙社区,并成立了社区党总支。社区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辐射半径2.2公里,覆盖大孙、崔家等6个村(居),内设扶贫办公室、便民服务大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多个功能室,可提供党员服务、***、社会保障等7项为民服务功能,代办18个事项。
据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王长坤介绍,大孙社区建设是高新区2016年度惠民生的一项重点工程,更是大孙等6个村(居)的一件大事,社区的建成启用解决了大孙等村(居)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滞后、公共服务缺失、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等难题,促进了该区脱贫攻坚的进程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文杰通讯员孙宝柱报道)今年5月份以来,滨州市大力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按照关口前移、风险导向、精准管理、科学预防的“精准治安”理念和要求,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