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林建2002年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是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业务指导科科长,因工作需要一直在支队宣传科从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自从事公安交警宣传工作以来,他坚守宣传阵地,不辱交警使命,怀着对公安交警工作的无比忠诚和对宣传工作的无比热爱,他顺利完成安保抽调援助青岛的光荣使命,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一名公安交警的责任使命。
□本报记者冯磊
实习生何源堃
弃小家顾大家
毅然援青
5月20日凌晨5时,轻轻吻别了刚满两个月的女儿,根据滨州市公安局下发的安保抽调援助青岛的通知,管林建没有犹豫,登上了援青的汽车。不得已把年近70岁的父母接到家中,和产后不久的妻子一起照顾孩子,承担家务。
管林建的父母喜欢养花种草,养小动物,他们在老家的院子里养了很多信鸽,鸟、猫、狗、鱼,就像一个动物园,特别讨孩子们喜欢。每次回老家,大人小孩聚在一起逗狗、喂岛、抓鱼时,两位老人都特别高兴。他们还在院子里种了石榴、冬枣、银杏树,室内养了各种不同的花草。为了支持管林建参加、完成安保任务,父母默默地把成绩好的信鸽送人,把成绩不好的去集市上卖掉,把狗交人代养,把百灵、画眉、白玉、鹦鹉等连鸟笼和鸟食都送给了亲近的朋友,两位老人放弃熟悉、轻松的生活来照看他的妻儿。
就这样,在全家人全力以赴的支持下,管林建加入到安保队伍中。
全副武装
做好安保影像记录
作为一名交管宣传工作者,在出发之前,管林建除了准备执勤装备等必备品外,还把照相机、笔记本等宣传“武器”一并带上,收拾了好几个包裹。管林建告诉同事,这些都是必备品,都是他“上战场的武器”,缺了谁都不行!管林建说:“这是我入警以来第一次参加级别这么高的安保行动,所有同事们都舍小家顾大家奔赴一线,我要把大家在一线执勤的情况都记录下来。”
安保期间,只要没有执勤任务,管林建总是习惯性地背上摄录设备,步行五、六公里,到支队的每个执勤点拍摄、录制广大民警、辅警的执勤执法照片。为做好每一次记录,所有勤务组他都必须提前到位,最后一个撤离。通过不懈努力,他为这次重要的安保行动积累了大量的、珍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提供了丰富的一线素材。
坚守岗位
重伤不下火线
5月28日,是援青确定任务后的第一次全体参战勤务。清晨所有民警乘坐大巴车去执勤点熟悉勤务流程和地点。管林建带着相机站在车厢最前端,按照计划,从第一个勤务点下车,为援青交警拍摄工作照片,然后步行走完所有点位,这样就可以为每一位执勤民警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谁知,突发状况,前方车辆突然变道,导致大巴车紧急制动,管林建刹那间左肩撞击在了前挡风玻璃,与此同时他仅仅护住了照相机,但是整个左胳膊已被撞得没了知觉。经过短时间的恢复,管林建忍着疼痛还是坚持把当天的原定计划顺利完成。
第二天管林建来到医院检查,核磁共振的结果显示“肩袖损伤”,医生建议尽早动手术。但管林建觉得平时除了左胳膊疼痛,能忍则忍,为了不影响整个支队的勤务部署和安保安排,拒绝了医院的手术方案,一直坚持完成任务回到滨后才入院手术治疗。同时,战时勤务的工作时间和生活的不规律性,使得他的已经调养降低的血糖值再次飙升。而在青岛期间,第一次晚7点到凌晨1点的勤务,最长的早7点到次日凌晨4点的勤务,他都是冲锋在前,以“决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时刻激励着自己。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任斐通讯员李明报道)8月9日至12日,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对辖区内的破旧果皮箱进行了维修更换,安装新果...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