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杨综
冬日萧瑟,何不去江南!近日,“跟着唐诗游江南三大名楼”活动在滨州市图书馆举办,听讲座、DIY,27个家庭乘着诗歌的翅膀一览江南美景。
跟着语文、历史、自然等教科书做“文化旅行”,是该馆“少年Pi图书馆计划”等活动、展览的创意重点。因为这些都是成年人的回忆、孩子的课文内容,与市民关联度高,因而受到众多家庭热烈欢迎。市图书馆成为“网红学校”“网红课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助力。
如此创意活动,是滨州文旅系统多角度多渠道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举措之一。一直以来,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拓宽公共文化辐射力,提升特色活动吸引力,创新活动形式,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
少年儿童公益活动斑斓多彩
目前,滨州市文化中心已成为市民心中的殿堂、孩子心中的乐园。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打造以公共文化场馆为主的校外教育基地。
2018年至今,市博物馆共接待未成年人参观团队105个,接待未成年人8.5万余人次;开展了“小手巧制作快乐迎新春”系列体验活动、“考古知识进课堂”、“国际博物馆日进校园”、传统文化“活字印刷术”进校园、圆明园国宝拓印、“我和国旗同框”等丰富多彩的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
市文化馆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该馆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适合未成年人参与学习的活动,自开馆以来已接待青少年团队540余个,参观人数11万余人次。该馆不断加强少儿文艺队伍建设,成立了群星少儿舞蹈团、群星少儿管乐团;利用寒暑假开展声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公益性未成年人培训班;打造了“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百子纳福绘新春”美术体验系列活动、滨州市“小群星奖”少儿艺术节、青少年舞蹈大赛、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讲座、滨州非遗传习坊等十多个青少年活动品牌。
市图书馆则先后免费开放了尼山书院、报告厅、少儿阅览室、少儿数字体验区等未成年人活动基地,并依据未成年人特殊群体需求,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少年Pi图书馆计划”服务品牌活动17场、小小少年入馆参观及培训活动25场,举办“暑期文化活动月”第二季“读好书消酷暑”国学系列公益讲座18期,营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除这三馆之外,市文旅局还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普遍享有优质文化资源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同时,繁荣少儿文艺精品创作,创作儿童剧《九色鹿》,该剧成功入选山东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资助项目。
组织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处理好孩子与网络的关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2018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扎实开展文化市场各类专项治理行动,强化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时段专项整治相结合,严厉查处各类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与此同时,市文化和旅游局以“青少年维权岗”为载体,开展“绿色网吧”“阳光娱乐”“扫黄打非五进”等活动,持续推进文化经营场所转型升级,净化校园周边青少年课外生活环境,守护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年初提前部署,制定了校园及周边治理工作要点,以互联网上网服务、歌舞游艺娱乐、网络文化、营业性演出、出版物等市场领域为重点加强日常管理,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突出重点执法,在重要节点围绕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开展了“静音、净网”专项行动、暑期文化市场综合整治行动、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经营情况抽查等专项行动,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有效震慑作用。
今年,滨州市荣获国家级荣誉3项,其中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级荣誉19项,其中,滨州市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10年荣获“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新闻推荐
连日来,滨城区彭李街道组织应急办、市场监管所、城管执法中队、社区工作人员到沿街门店进行拉网式排查,按照标准对液化石油...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