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明(中)到村民家中走访。■ 蔡建中 本报记者 朱涛
近日,担任简阳市平泉镇荷桥村“第一书记”的徐杰明,正忙着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仔细了解村里的情况。
一个多月前,经徐杰明主动向单位提出要求,从简阳市经信局选派到荷桥村任“第一书记”。8月下旬,52岁的徐杰明收拾好行李,来到荷桥村,开始了他的驻村工作。
骑着“电马儿”上门走访
在采访中,记者与徐杰明一同来到贫困户樊朝贵家,刚走进院坝,樊朝贵便主动迎了上来:“徐书记,你又来看我了,你的脚已经好了哇?”
“又不严重,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徐杰明高兴地回答道。原来,在走访了解村民基本情况中,为节约时间,徐杰明与村干部一起骑着电瓶车在狭窄的乡道上行驶,由于对路况不熟悉,徐杰明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脚脚踝处擦掉了一块皮。
“我工作了二、三十年,也算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做农村工作,还是第一次。”初到荷桥村,人生地不熟,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为了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徐杰明开始学习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到任的第一天,徐书记就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并和大家沟通交流。”荷桥村党支部书记钟永翔告诉记者。
到村后,徐杰明骑着自己的“电马儿”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与村民们交心谈心,仔细了解群众的生活基本情况。每走访一户,他都会认真地把每户的基本情况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同时还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村民。
计划回引能人带动发展
谈及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徐杰明告诉记者:“虽然全村现有40名党员和2名入党积极分子,但党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并出现党员年龄断层。”
“我们村目前除几个80多岁的老党员以外,其他的党员基本都是40多岁的,40岁以下的基本没有。”钟永翔在一旁说道,由于近几年村里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儿童,发展年轻党员相对困难。
针对目前荷桥村党员结构年龄断层问题,以及如何发展年轻党员和搞好产业,徐杰明与村干部反复多次商讨。“我们初步打算先找几个在外面发展得好的年轻村民回来,进入村两委班子,解决目前村里缺乏带动全村致富优秀人才的窘境。”
“要让他们明白,进入村两委班子,并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让他们拿出在外面干事业的热情回来带领乡亲们致富。”徐杰明说出了他的初步计划,等这些能人回来,有经验的村委干部将会“传帮带”,帮助他们全面熟悉村情,指导他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并积极带动全村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
新闻推荐
■邱育林本报记者朱涛“张书记能干哦!跟我女儿差不多大就下来当‘第一书记\’了。”近日,记者在简阳市平息乡云林村采访时,该村的村干部纷纷称赞该村“第一书记”张杰。提升自...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